《西游真诠》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致旱 孙大圣劝善施霖
山阴悟一子 陈士斌允生甫诠解
蓬萊一元子紫微學堂章真言段落
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致旱 孙大圣劝善施霖
悟一子曰:
此篇明修真者,必先积阴德,阴德未充,名虽美而无用,功垂成而忽隳,鬼神不能默佑,
事业总属虚文,急须返躬内省,发大慈悲,戒谨精进,广施阴德。
何谓阴德?
修己之天。
以敬人之天,阴德也;
暗中行方便,阴德也;
施与不图报,阴德也;
积善无人知,阴德也;
不迫人于险,阴德也;
隐人之丑恶,阴德也。
经云:『彼以祸来,我以福往;彼以怨来,我以德往。』
皆阴德之事,解灾消孽,广大无边。
《悟真》曰『大乐修之有易知』也,知由我,亦由天。
若非积行修阴德,动有群魔作孽障。
盖我命不由天,是造化之妙存乎我;
由我亦由天,默想之功存乎天。
行者道:『但论积功累德,老孙送你一场大雨,』是此篇的旨。
称『凤仙郡』者,跨凤登仙之美郡,今不能阴积功德而阳卜虚名,
虽阳为爱民,实阴以害民,民命倒悬,守实主之,天怒其可回乎?
然郡侯上官『十分清正』,『爱民心重』,求雨济民,乃万善之事,即此一节,善念无穷,
何以不能回天?
曰:此阳德,非阴德也。
盖十分清正,则过于明,偏于义,如阳刚之烈,故曰『不仁』。
《洪范传》云:『若明则旱。』
明为阳刚,使无阴道以济之,膏泽不能下究,人事失于下,天道应于上,旱其征也。
故为上者惟存仁施济,广行阴德为要,不尚乎察察为明。
先贤有曰:『明而不恕,不如不明。』尧之三宥,禹之下车,汤之解网,皆明而恕也。
臣子食禄天朝,奉命守土,体国爱民,职分宜然,何德之有?
明德者,非人所知,而天独知之。
至于『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官氏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冒犯上天』,
乃阴恶也,亦人不及知,而天独知之。
夫民者,天之所生,天无不爱其所生,
君子能体天之心以爱民,必受天之阴报,一定之理也。
爱民必自敬天始,故曰『敬天勤民』。
今上官氏不能敬天而反亵天,罪莫大焉!
夫民以食为天,斋供者,民所仰食之天,天所养民之本也。
推倒喂狗,欺灭天、民,其为不仁,孰甚于此?
故阳善万端,不能胜阴恶之一事。
是以圣人兢宥密,
君子严幽独也。
夫
阴者,独知之地;
德者,有得于心。
非沽名,非钓誉。
屋漏为康衢,梦寐同白昼;
精神呼吸,默通帝座,感应之速,有不捷于桴鼓哉!
但获罪于天者,郡守也,何以降灾于兆民?
守为风,而民为草;
守不仁,则民不义。
上行下效,气类相感。
夙夜之负疚,酿成黎庶之隐忧;
一念之敬肆,播为苍生之休咎。
守造之而民爱之,理势之自然也。
故地方灾变之非常,必由有位之失德,其冒天致旱也固宜。
然天心至仁,每缓于罚恶,以容人之省悔;
亟于贪善,以诱人之进修。
又有阴阳缓急之各宜,如阴德每缓之,以俟积累而大其报;
阴恶则必速之,以彰显应而信其诛。
盖阳为人所共知,
而阴为天所独知也。
虽有缓急之不同,绝无丝毫之舛错。
志之极明,加之相称,非天也,人自召也。
故守当推倒素供时,而米、面山已高一二十丈,罪同山岳而不可以数计矣;
喂狗时,而拳鸡已紧嘴慢嘴,长舌短舌,行邻禽兽而积愆难消矣;
冒犯时,而金锁坚牢,仅一明灯燎焰,而融解无期矣!
虽然,一恶固足以败百行,
而一善亦足以回百恶。
四天师对大圣笑道:
『这事只宜作善可解。
若能一念转恶为善,惊动上天,那米、面山即时就倒,锁梃即时就断,
你去劝他归善,福自来矣。』
可见作恶由己,迁善由己,只要自己悔悟向善,方可化恶为善,转祸为福。
龙王也不能为情,大圣也不能为力,即上天也不能强人,惟垂象三事示戒而已。
苟能
诚心返照,广施阴德,
则烈焰化为甘露,星岭崩入浮云;
鸡平数罪之喙,犬截抵尤之舌;
嚼火不事,贯索消沉矣。
霎时间布降霖雨,点滴不爽,快何加之!
神祗亦开明云雾,各现真身。
格天地,动鬼神,岂不由一改之善心为之哉?
故名曰『甘霖普济寺』。
修丹之上,不知改省而行阴德,其犹炊沙作饭,接竹点月,必无济也!
又何『普济』之足云?
然仙师又有至奥之旨,伏于此篇交接之间。
前篇诸法空相。
明心见性,内外一体,微妙圆通,凡从以天竺雷音,是望佛在是矣!
更拟向何处加功?
樵子曰:『这条大路向西不远。』
何以非歇脚处,尚在走路时耶?
盖积德累功,不过初学人德之事,何以云于圆明已照之后?
而不知有妙道存乎其间。
看篇首冠以一词曰:
『大道幽深,如何消息,说破鬼神惊骇。
挟藏宇宙,剖判玄关,其乐世间无赛。
灵骛峰前,宝珠拈出,明映五般光彩。
照彻乾坤,上下群生,知者寿同山海。』
此词隐括金丹之的旨,鬼神尚闻说而惊骇,何况于人?
故不敢说破。
要必性体坚,而后可以修金丹;
亦必阴德厚,而后可以成金丹。
金丹之道,妙而不可消息如此。
昔姚秦鸠摩罗什常叹曰:
『香若著笔作大乘,阿毗昙非迦旃子比也。今深识者既寡,将何所论?』
古人不欲说破,使鬼神惊骇,有同揆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