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的紀錄片,證明耶穌年輕時代是一個佛教徒?

耶穌是名佛教徒 名字叫耶薩(ISSA)

耶穌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他個人在13到29歲之間確實有許多漏洞,
沒有耶穌在巴勒斯坦下落的聖經紀錄。

最近,BBC 的紀錄片,證明耶穌實際上年輕時代是一個佛教徒,
而且也並沒有被釘十字架。

揭示耶穌在佛教寺廟中被發現的故事。

一名名叫尼古拉·諾托維奇的俄羅斯醫生,19世紀在印度,西藏和阿富汗旅行。

據說他翻譯了一份文件,講述了耶穌,又名伊薩(耶薩),神的兒子的故事。

這個故事說,他在一世紀出生在以色列貧窮的家庭。
佛教喇嘛把他稱為神的兒子。

1894年尼古拉·諾托維奇(Nicolas Notovitch)在巴黎出版的《耶穌基督佚史》
(英譯本The Unknown Life of Jesus Christ)。
作者是俄國作家兼旅行記者,他聲稱在克什米爾一座喇嘛寺院中發現一部經卷《聖者伊薩生平》
(The Unknown Life of Jesus Christ),提到伊薩(Issa他認為是耶穌)曾來印度學佛。

喇嘛向諾托維奇解釋了這個定義,耶穌在修行期間達到的水平,據說是一個極端的水平。

喇嘛說耶穌是一位偉大的先知,是二十二位佛陀之後的第一名。

他說,他構成了上帝的靈性,比達賴喇嘛大得多。
寺廟的文件發現和翻譯恰好與被稱為「失去的耶穌之年」的事情是一致的。

在佛教體系裡面,聖人或偉大的佛教徒去世後,喇嘛就會尋找他的轉世兒童。
一旦這個孩子在父母那裡到達合適年齡,就被帶走,然後受到佛教信仰的教育。

許多專家認為,這是耶穌誕生之夜的三位智者在伯利恆訪問的故事的起源和基礎.
耶穌13歲時與智者一起去印度,作為佛教徒長大。

很多喇嘛說,耶穌來到印度學習佛法,並從佛陀的智慧和法律中獲得靈感。
有很多這方面的記錄,也包括尼古拉斯·羅里奇在內的記錄。

因為提倡眾生平等,反對種族歧視,耶穌被印度人流放到了喜馬拉雅山。
耶穌在許多聖城,包括賈甘納特,拉賈格里亞和貝納雷斯這些地方度過了一段時間,
婆羅門人流放他,耶穌不得不逃離,去了喜馬拉雅山繼續學習佛教。

也有一位德國學者霍爾格·克斯滕(Holger Kersten)寫耶穌,
說耶穌已經定居在信佛的印度的雅利安人之中,他想完成自己。

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了一本題為「耶穌是和尚」的紀錄片,
它提出耶穌沒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理論。
他回到了他所愛的地方。
紀錄片說,耶穌逃脫了死亡,並與猶太定居者一起留在阿富汗。

據說當地居民確認耶穌在克什米爾山谷度過了多年,
並一直呆在那裡,直到80歲才去世。

耶穌在印度,西藏和附近的地區總共花費大約61年時間。
有當地人相信耶穌實際上最後長眠於Kashmir克什米爾的斯利那加的羅扎巴爾神社。

BBC紀錄片:耶穌Jesus是一位僧人。

尼古拉·諾托維奇遊記。

俄國歷史學家、科學考察旅行家尼古拉·諾托維奇多次遊歷東方。
1887年秋天,他到達印度北方的克什米爾,
計劃從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出發,沿喜馬拉雅山,前往拉達克考察。
考察隊歷盡艱險,來到3590米高的佐吉山口。

諾托維奇一行來到一座佛教寺院。
因為他是歐洲人,所受到的招待比之穆斯林要熱情得多。
他問一個喇嘛,原因何在,於是引出了下面的對話:

「穆斯林與我們的宗教毫無共同之處。歐洲人則完全不同。
基督教徒接受了佛祖的偉大教義之後,獨樹一幟,
創造了另一個達賴喇嘛,連接蒼天與塵世。」

「您所說的那位基督教徒的達賴喇嘛是誰?」諾托維奇問道。

「先生,我們不把他看做唯一的神子,面看作是芸芸眾生中的出類拔萃者。
實際上,佛祖將他的精神附在先知伊薩的肉體上。
伊薩不用火與劍在全世界傳播我們偉大而又純真的宗教!」
這位喇嘛邊說邊轉動手中的嘛呢輪。

「伊薩是一位偉大的先知,是佛祖門下的一名高徒,
他的偉大遠遠超過任何一位達賴喇嘛,因為他接受了我們主的精神。
他向你們傳授教義,引導你們罪惡的靈魂回到神的懷抱,
使你們有資格享受造物主的恩德,並且使每一個生靈都能夠分清善惡。
他的名字和業績已載入我們神聖的經卷。」

諾托維奇對這位喇嘛的話迷惑不解:
先知伊薩,他的教義,他的受難,我們基督教的達賴喇嘛,
這一切越來越使他想到耶穌——基督。

最後,他問這位僧人: 「這些聖書在什麼地方,是誰寫的?」

「伊薩的經書共有幾萬卷,存放在拉薩。在幾所大寺廟裡都存有抄本。
可惜,我們沒有這種經卷抄本。我們的寺院太小。」

諾托維奇打算尋找這些經卷。
於是,他來到拉達克的首府列城,
最後在他的懇求下,寺院終於將兩卷厚厚的經書送到他的病床前。
鬆散的書頁因年久幣變黃了。
在以後的兩天裡,寺院長老給他誦讀了這部奇異的文獻。

現將這部經卷的法文譯本的主要內容歸納如下:
經卷扼要敘述了以色列人的遠古史和摩西的生乎,
然後講到永恆的精神如何決定變成人形,
「現身說法,——啟迪眾生洗心革面,
讓靈魂超脫凡塵,盡善盡美,進入永恆的、吉祥常存的天國」。

於是,一個具有神性的男孩在遙遠的以色列降世。
人們給他取名為伊薩。
這個男孩在14歲時,便隨同商人來到辛德地區,
「他在神喜愛的國家定居,服從尊者,潛心修行,研習佛法」。
年輕的伊薩遊歷了五河之邦(即旁遮普),
在「迷途的耆那教徒」中間稍事停留,然後前往賈爾加納特。
「那裡有梵天的白衣祭司熱烈地歡迎他」。
伊薩(耶穌)在那裡學習和疏解《吠陀》,
後來給首陀羅種姓的最低等級的人講經。

他因此招致婆羅門的不滿。
因為他們感到自己的領導地位和權力受到了威脅。
他在賈爾加納特、拉賈格里哈、貝拿勒斯和其他聖城度過了六年,
後來因婆羅門的惱怒而不得不逃走,
他認為,按等級對人作出不同的評價,並不是神的旨意。

令人該異的是諾托維奇所找到的經文與《四福音書》有許多相同之處,
如在引文中,兩者都較詳盡地描述了耶穌的性格。
他反對剝奪低等級的人權的等級制度。

於是,伊薩走進喜馬拉雅山,來到尼泊爾。
他在這裡研讀佛經達六年之久。他傳播的教義簡單明了,尤其符合被壓迫者和弱者的要求。
最後,他雲遊西方各國,傳經布道.他的盛名傳得比他的行程還快。

諾托維奇回到歐洲後,試圖與幾位教會要人取得聯繫。
報告他的驚人發現。
大主教力勸他不要把他的發現公布於眾,但是,卻拒絕說明理由。

最後,書稿總算髮表了,但並沒有產生很大的影響。
基督教教會的權勢、影響和威望十分強大,以至宗教教義的真實性根本不容懷疑。
批評家和懷疑論者被咒罵為褻瀆神靈的異教彼,被封住了口,遭到冷落。
諾托維奇本人沒有可能對自己找到的證據進行令人信服的科學論證。

諾托維奇發現的著作並不是耶穌在印度的唯一證據。
1908年,英國出版了一部題為耶穌基督的《瓦塞曼一福音書》的著作。
作者只署名「烈維」,令人神秘莫測。
關於耶穌在印度講學的年代,這部福音書與《聖賢伊薩的生活》一書驚人地吻合。

虔誠的佛教徒深信,基督是蓮華生的化身,是同一個人。
因此,歐洲傳教士們最後不得不放棄使西藏人改變信仰的計劃。
其原因不是他們遇到了抵制。
恰拾相反;
因為在西藏人看來,是他們的教義和釋迦牟尼、蓮華生和其他佛教祖師的教義基本一致。

諾托維奇:當我到達穆爾貝赫村時,看見了一尊雕刻在懸崖峭壁上的商達12米的彌勒佛雕象。
他是釋迦牟尼所預言的救世主——未來佛。
從發音來看,彌勒的名字與阿拉密阿語的「彌賽亞」相近。

猶太人至今仍期望救世主彌賽亞會到來。

編者:《靈修大師》(麥田怪圈微信公眾號中的麥田文庫)
裡面也提到了耶穌和印度的淵源,還有外星人。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88688857833268/permalink/14943491839338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紫微學堂章真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