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何謂「佛以一音演妙法」?
《佛學大辭典》第32頁上:「一音」就是「一音聲」,指如來說法而言。
《維摩經》〈佛國品〉曰:「佛以一音演妙法。眾生隨類各解脫。」
《止觀》七下曰:「一音殊唱,萬聽咸悦。」
隨類各依不同的了解程度而得以解脫之,其解脫的層次各有不同。
可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誤以為是說佛陀以神通力發出無上的效果,
千百種不同語言的民族在同一個場合,聽佛陀演講,不必如現今的會議一般,
人人掛上同步翻譯耳機,任何人都可以聽得懂佛陀在說些什麼道理。
如果是這樣真是太神奇了,而且佛有如此大能力,當時就度化完諸眾生了。
因為,後魏菩提流支也以為:「如來一音,同時報萬,大小並存。」;
但姚秦鳩摩羅什卻認為:
「佛以一音,平等無二,無思普應,機聞自殊,非謂言音本陳大小。」
從這裡看菩提流支提到的是:
佛陀說法,大乘、小乘的妙義同時具備送出,大乘人聽到的是大乘的教義;
小乘人聽到的是小乘的教義。
而鳩摩羅什則認為:信眾聽到佛陀說法而有大、小之差別,
則是因為聽者程度有差別,不是佛陀說法同時存在著不同的法義。
《法華玄義》第十提到:但佛一乘,無二亦無三,一音說法,隨類異解。
諸佛常行一乘,眾生見三。但只是一音教也。
如果以眾生根基不同,當然會把佛陀的本義聽了個折扣,
或以自己的見解,去認為佛陀只是那麼說的而已。
所以後來的一乘、二乘、三乘的概念就紛陳雜解了。
從這裡看,佛陀說的教義是一乘法,信眾聽解各異。
不是講佛陀說法的語言音聲,任何種族的人都聽得懂。
也就是曾有比丘要求佛陀用高級的婆羅門語傳教說法,
但是佛陀說:「不必那麼麻煩啦!」
佛陀要讓各國、各地來的比丘真正了解佛陀的教義以後,
回到各處以信眾聽得懂得語言講解能讓眾生覺悟的教義。
正因如此,所以現今才有各國文字翻譯的《大藏經》。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27486724054092/permalink/1924055461063868/
《佛學大辭典》第32頁上:「一音」就是「一音聲」,指如來說法而言。
《維摩經》〈佛國品〉曰:「佛以一音演妙法。眾生隨類各解脫。」
《止觀》七下曰:「一音殊唱,萬聽咸悦。」
隨類各依不同的了解程度而得以解脫之,其解脫的層次各有不同。
可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誤以為是說佛陀以神通力發出無上的效果,
千百種不同語言的民族在同一個場合,聽佛陀演講,不必如現今的會議一般,
人人掛上同步翻譯耳機,任何人都可以聽得懂佛陀在說些什麼道理。
如果是這樣真是太神奇了,而且佛有如此大能力,當時就度化完諸眾生了。
因為,後魏菩提流支也以為:「如來一音,同時報萬,大小並存。」;
但姚秦鳩摩羅什卻認為:
「佛以一音,平等無二,無思普應,機聞自殊,非謂言音本陳大小。」
從這裡看菩提流支提到的是:
佛陀說法,大乘、小乘的妙義同時具備送出,大乘人聽到的是大乘的教義;
小乘人聽到的是小乘的教義。
而鳩摩羅什則認為:信眾聽到佛陀說法而有大、小之差別,
則是因為聽者程度有差別,不是佛陀說法同時存在著不同的法義。
《法華玄義》第十提到:但佛一乘,無二亦無三,一音說法,隨類異解。
諸佛常行一乘,眾生見三。但只是一音教也。
如果以眾生根基不同,當然會把佛陀的本義聽了個折扣,
或以自己的見解,去認為佛陀只是那麼說的而已。
所以後來的一乘、二乘、三乘的概念就紛陳雜解了。
從這裡看,佛陀說的教義是一乘法,信眾聽解各異。
不是講佛陀說法的語言音聲,任何種族的人都聽得懂。
也就是曾有比丘要求佛陀用高級的婆羅門語傳教說法,
但是佛陀說:「不必那麼麻煩啦!」
佛陀要讓各國、各地來的比丘真正了解佛陀的教義以後,
回到各處以信眾聽得懂得語言講解能讓眾生覺悟的教義。
正因如此,所以現今才有各國文字翻譯的《大藏經》。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27486724054092/permalink/1924055461063868/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