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祖師破相論
問:經中所說,佛令眾生修造伽藍,鑄寫形像,燒香散花,燃燈,
晝夜六時遶塔行道,持齋禮拜,種種功德,皆成佛道;
若唯觀心,總攝諸行,說如是事,應虛妄也。
答:佛所說經,有無量方便,以一切眾生鈍根狹劣,
不悟甚深之義,所以假有為事,喻無為理;
若復不修內行,唯只外求,希望獲福,無有是處。
言伽藍者:西國梵語,此土翻為清淨地也;
若永除三毒,常淨六根,身心湛然,內外清淨,是名修伽藍。
鑄寫形像者:即是一切眾生求佛道也;
所謂修諸覺行,彷像如來真容妙相,豈道鑄寫金銅之所作也?
是故求解脫者,以身為爐,以法為火,
以智慧為巧匠,三聚淨戒、六波羅蜜以為模樣;
鎔鍊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
如教奉行,一無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
所謂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為敗壞之法。
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鑄寫真容,憑何輒言功德?
燒香者:亦非世間有相之香,乃是無為正法之香也;
薰諸臭穢無明惡業,悉令消滅。
其正法香者,有其五種:
一者戒香,所謂能斷諸惡,能修諸善。
二者定香,所謂深信大乘,心無退轉。
三者慧香,所謂常於身心,內外觀察。
四者解脫香,所謂能斷一切無明結縛。
五者解脫知見香,所謂觀照常明,通達無礙。
如是五種香,名為最上之香,世間無比。
佛在世日,令諸弟子以智慧火,燒如是無價珍香,供養十方諸佛。
今時眾生不解如來真實之義,
唯將外火,燒世間沈檀,薰陸質礙之香,希望福報,云何可得?
散花者,義亦如是;
所謂常說正法,諸功德花,饒益有情,散沾一切;
於真如性,普施莊嚴。
此功德花,佛所讚歎,究竟常住,無彫落期。
若復有人散如是花,獲福無量。
若言如來令眾生,剪截繒彩,傷損草木,以為散花,無有是處。
所以者何?
持淨戒者,於諸天地森羅萬象,不令觸犯;
誤犯者,猶獲大罪,況復今者故毀淨戒,
傷萬物求於福報,欲益返損,豈有是乎?
又長明燈者:即正覺心也,覺之明了,喻之為燈;
是故一切求解脫者,以身為燈臺,心為燈炷,增諸戒行,以為添油;
智慧明達,喻如燈火。
當燃如是真正覺燈,照破一切無明癡暗,
能以此法輪,轉相開示,
即是一燈燃百千燈,以燈續燃,燃燈無盡,故號長明。
過去有佛,名曰燃燈,義亦如是。
愚癡眾生,不會如來方便之說,專行虛妄,執著有為,
遂燃世間蘇油之燈,以照空室,乃稱依教,豈不謬乎!
所以者何?
佛放眉間一毫相光,上能照萬八千世界,
豈假如是蘇油之燈,以為利益。
審察斯理,應不然乎!
又六時行道者;所謂六根之中,於一切時,常行佛道,
修諸覺行,調伏六根,長時不捨,名為六時。
遶塔行道者:塔是身心也,當令覺慧巡遶身心,念念不停,名為遶塔。
過去諸聖皆行此道,得至涅槃。
今時世人不會此理,曾不內行,唯執外求;
將質礙身,遶世間塔,日夜走驟,徒自疲勞,而於真性,一無利益。
又持齋者:當須會意,不達斯理,徒爾虛切。
齋者齊也,所謂齋正身心,不令散亂。
持者護也,所謂於諸戒行,如法護持。
必須外禁六情,內制三毒,勤覺察、淨身心。
了如是義,名為持齋。
又持齋者,食有五種:
一者法喜食,所謂依持正法,歡喜奉行。
二者禪悅食,所謂內外澄寂,身心悅樂。
三者念食,所謂常念諸佛,心口相應。
四者願食,所謂行住坐臥,常求善願。
五者解脫食,所謂心常清淨,不染俗塵。
此五種食,名為齋食。
若復有人,不食如是五種淨食,自言持齋,無有是處。
唯斷於無明之食。
若輒觸者,名為破齋。
若有破,云何獲福?
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諸惡皆為;
貪慾恣情,不生慚愧,唯斷外食,自為持齋,必無是事。
又禮拜者:當如是法也,
必須理體內明,事隨權變,理有行藏,會如是義,乃名依法。
夫禮者敬也,拜者伏也;
所謂恭敬真性,屈伏無明,名為禮拜。
若能惡情永滅,善念恆存,雖不現相,名為禮拜。
其相即法相也。
世尊欲令世俗表謙下心,亦為禮拜;
故須屈伏外身,示內恭敬。
舉外明內,性相相應。
若復不行理法,唯執外求,
內則放縱瞋癡,常為惡業,
外即空勞身相,詐現威儀,
無慚於聖,徒誑於凡,不免輪迴,豈成功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