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四論摸象 達摩觀心論 懸智法師講解 第三講
達摩四論摸象
第三講:2002年09月26日
達摩觀心論 懸智法師講解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謝謝大家這麼遠的路,還來學習。
我們謝謝大宇宙的諸佛菩薩和護法善神,
祂們令我們在這一趟人生能碰到正法 ;
也謝謝祂們保佑我們的腳步走在正法的路上,
也不辜負我們白白在這個世界一遭。
也謝謝菩提達摩祖師給我們寶貴的教訓。
我們先看看這段文是這樣講的:
「云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
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
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
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
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我們常常聽到大家講,他是我的冤家,你是我的冤家,是誰這樣講呢?
是很多夫婦這樣講。
但是雖然講冤家,其實他嘴巴這樣講,心裡還是歡喜他的,
所以我們把它叫做歡喜冤家。
大宇宙把修行落實到家庭的裡面,修行由家中開始,
這種修行現在大宇宙諸佛菩薩把它叫做“佛理家常化”。
也有很多法師,好像寶珠師姊的皈依師父聖嚴上人,
他說佛法要人間化,也有講要現代化。
但是都沒有這樣講偉大 ,“家常化”。
在以前的大宇宙裡面,把修行落實在出家的那一方面,
我們就把它叫做寺院,在寺院裡面修行,
出家的人都是真正的在寺院裡面修行。
有些話,如果我站在出家人的地位來講,是不能講的,是不敢講的。
但是現在我對大家講,大家也不會怪我,
第一個我們看見寺院很多,但是它在修行的路上已經有偏差了。
本來我們去出家去修行,但是我們後來發現,
我不過離開這個家到那一個家,不過那一家是大一點。
尤其台灣本身的寺院,大陸現在的寺院都是在親戚自己人的控制當中,
父母兄弟姊妹,什麼姪子、外孫,他們實際掌握資源,
師父變成一個象徵的東西。
尤其你到大陸去,寺院裡面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他家裡的人,很可惜。
還有一種呢?變成他這一個宗派的家,
只有我的徒弟可以,你不是我的徒弟,你不要來,
甚至於會排斥其他修行的團體。
所以大宇宙才講,佛法要落實在家庭的裡面,
所以居士的佛教抬頭,是有它的道理。
修行以個人為對象的時候呢?就是從“省心”開始,
如果以他人為對象呢?就是從夫婦修行,以調和來開始,
這樣一講呢!是以知恩、感恩、報恩為方法,
這樣的“佛理家常化”,走回我們中國古代聖賢的教導,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偉大的中國聖賢的教導。
我們講佛法不一定要站在印度人的觀念,以印度人的東西來講,我們中國很多都是佛菩薩。我們時時聽到很多大陸的人通行一種稱呼,怎麼稱呼呢?我的愛人,外國人也是my love,my dear。
我們古老的時候是這樣叫:「我孩兒他的媽。」北方老年人是這樣叫。
現在我們有一個很好的名詞,什麼名詞,白師姊常常和我說:「我的同修!」
我一聽就知道她講孫師兄,我的同修他現在怎樣了。
同修這個名詞很好,就是表示出修行由家開始,彼此幫助,
就是你覺得修行需要大家的幫助,一起修行。
這樣呢!我們不僅看到白師姊和孫師兄,
或者我們也會看到這裡很多同修像許居士和莉莉,
他叫我給他寫一個字,我就寫在下面,
我們看了覺得他們真是一對神仙伴侶,羨煞旁人。
還有葉爸爸磨豆腐,葉媽媽做豆腐,他們都是很好的修行伴侶。
還有林萬生師兄和林太太他們都是同甘共苦的,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修行伴侶。
還有霞女和譚師兄,還有魏師兄夫婦,
還有左先生左太太,一時也想不起這麼多了。
還有劉興邦師兄,但是你知道,他是要修羅漢行的,
你要想幫他介紹,都沒有辦法介紹上去。
還有洪師姊,洪師姊在我們這裡大家都叫她洪師姊,
但是在台灣的學佛弟子叫她上師母,不容易做。
為什麼他會做你的先生,為什麼我會做你的太太,
為什麼他會做我的兒女,這不是碰巧來的。
這個是我們還沒有投生到地球上來的時候,
就是說沒有投胎的時候,是我們自己選定的,
在你投生的人生計劃書的大綱裡面,你這樣規定的。
我們一切的遭遇是我們想念行為的結果。
所以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或者痛苦的事,這個就是“業力”。
業力就是想念和行為的結果,不要怨天尤人發生這種黑暗的想念。
反過來我們修行人要這樣想,《金剛經》講的是他幫我消除業障,
這正是我消業的機會。
“消業”台灣的老師們現在把它叫做“修正偏去的個性”,
破除我執的機會。什麼叫我執呢?
現代的心理學名詞叫“自我中心,自我保守,自我我欲”。
講起偉大的“報冤行”和人物,歷史上很多。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我們中國人對日本人是國家的以德報冤,
不知道日本人會不會紀念我們中國人對他偉大的報冤行。
還有達摩祖師給人六次下毒,他都沒有懷恨,
我們現在在西方,智行師講:「你不要時常講耶穌,人家都不要來聽了。」
不只是要講耶穌,人家偉大的,我們都要表揚。
我們看聖經,耶穌給人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他說了七句話,
有一句:「父啊!求你寬恕他們,因為他們做的他們不知道。」
這種報冤行,耶穌在平常的教導裡面都講出來,
有人打你的左臉,你連右臉也轉過來給他打。
寒山拾得說: 「有人罵老僧,老僧自說好。有人打老僧,老僧自睡倒。」
我睡在地下,由你打,你的手打的停了,你還要打嗎?
你要打再打,你不打了,我再爬起來,這種偉大的報冤行。
那我們以什麼來報冤呢?反過來就是講以德來報冤。
所以我把它正面叫做“報恩行”,
你要報恩先要“知恩”,第二要“感恩”,第三是“報恩”。
知恩是心裡面,小孩都不知道父母的恩,
到一天你知道的時候,但是你心裡光是知道,
你的嘴巴沒有講出來,那沒有用。
嘴巴講出來,你身體沒有做出來,那還是假的。
所以這三個東西要連在一起,所以我們常常說,要報天地的恩。
你看大宇宙這麼美麗,你有沒有說要謝謝它?
要報父母的恩,我們沒有這個肉體,
父母不給我們這個肉體,我們能夠修行嗎?
這個肉體能夠修行就是從父母來的,我們要謝謝父母。
還有報國家的恩,你能在紐西蘭這麼好的環境,
國家給你這麼好的福利,小孩讀書、看病的福利,
而且有這麼好的民主制度,給我們享受,
這就是國家給我們的恩典,有幾個人知道說: 「啊!我們要報答它。」
台灣今天能進步到這裡,是國家給我們的恩典,
還有報眾生的恩,出家人很慚愧的,什麼事都要向人家伸手,
但是如果我們不修行是對不起眾生。
但是在這麼多恩的裡面,最大的恩是佛恩,
為什麼最大的恩是佛恩呢?
因為他的正法能叫我們出生死,出三界,出煩惱。
所以你一知道這個的時候,會說出《楞嚴經》的那一句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我們怎麼樣報佛恩呢?
我們要普渡眾生,把正法講給眾生聽,才能報到佛恩。
我們千萬不要有這樣的思想:佛要錢!沒有一個佛要錢的,
沒有一個真正修行的人是富翁的。
你想你的錢給佛堂,還不是人拿去了,
你買一個蘋果來供佛,最後還不是你自己吃了。
所以用正法來渡眾生,所以我們現在才這樣講,希望能利益到眾生。
不過我們也沒有能力講,我們是微不足道的人,勉強來講。
那我們來看第二個行了,“隨緣行”者:
「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
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
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
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
我們在大宇宙裡面看到一個最奇妙的東西,
也是一個最令人不能明白的東西,那是什麼?
就是一個“緣”字。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千里因緣一線牽,
世界上一切都是從緣生,從緣滅。
所以得失苦樂不要掛心,
講到我們出家人第一要“隨緣”,不要“攀緣”,
第二是“結緣”,不要去“求緣”。
對智修法師,我們時時說:「你看很多人都弘法了,你也開始弘法吧!」
他說:「弘法的因緣到了,我才開始。」
真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弘法要有法緣,沒有法緣,你不要勉強,
最大的事情是接上佛緣。
各位我們今天能到這裡來,你不要認為很簡單,
所以有兩句話是最寶貴的,“可貴緣生,繫住緣生。"。
講到這裡,大家可能要打瞌睡了,
就請大家飲咖啡提神,就講個故事:
在杭州有一對夫婦,非常的恩愛,
倆人也是當時社會上的頂尖人物,人家看了都非常羨慕他們的家庭。
有一天奇怪的事情發生,他的先生無端端的,
一聲不響的走到一個最難看,最沒有人要,最沒知識的一個女人家裡,
和她住在一起。這位太太就很傷心,怎麼辦呢?
就去講給師父聽,她說:「如果對方是比我還聽明,比我還美麗,還賢淑,
我有比她不好的地方,我先生愛其他的女人,我也心服口服。
為什麼這一個都沒人愛的人,等於我們講醜八婆,
我的先生把她看成貌似天仙,一聲不響就住到她那裡去,
還給她做很多事情。
師父!我真不明白,求求您幫幫我。」
師父說:「好,我要入定來觀察。」
我們知道如果是一位大菩薩,如來界的人,
而且在近世,是已經打開天眼,已經進到心的世界的人,
我們講開悟的人,已達到很高境界,
不需要入定,他隨時可以觀察到。
這個師父需要入定觀察,可能是羅漢的境界,
他入定,把肉眼閉起來,把天眼打開來,
「哦!原來是這樣,女施主!不要擔憂,五年之後,他自然會回家。」
「師父!您是不是安慰我?您看到什麼因緣,能不能講給我聽?」
「你的先生前世是個軍人,跟著部隊去打仗的時候被打死,
他的屍身暴露在陽光下,沒有人理他,
剛剛這個時候,這個女小孩,從那經過,
一看到你先生屍首,非常同情,為國捐軀,已經是很難得,
屍首還暴露在日光下,沒人收拾,
她就去撿了一條蓆子,舖在你先生身體上面。
就是這個因緣,她對你先生有恩,
你先生今世碰到她,要報答她這個恩,
所以他要去盡他的能力幫她,
但是五年之後他會覺得她不美麗了,也不願和她在一起了,就會回來。」
這種緣我們很難看透,但是也有人把它解錯,
那“隨緣”就是隨便,就是放任了,這個又錯了。
所以讀佛經要了解不能在文字上面執著,
隨緣不是放任,隨緣不是隨便。
隨緣但是你能做主,隨流得妙。
第三“無所求行”者:
「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
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
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
了達此處,故捨諸有,止想無求。
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求”,我們不是要求佛嗎?
觀音菩薩手拿念珠,人家講我們念觀音菩薩,那觀音菩薩念誰呢?
師父!人家問觀音菩薩求自己念自己。
「人到無求品自高」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求人,
沒有辦法,去求人是對的,
但是你懶惰,去求人,那是佛不許可的。
這裡講功德天和黑暗天是相隨的,
大功德天和大黑天這兩個天是在一起的。
智行師那天講個故事給我聽,
有個先生娶了一個很美麗的太太,但是外邊馬上有個人敲門,
一看是個黑臉小姐,她說:「你娶了我的姐姐,不行!
一定也要連我娶過來,我是她的妹妹。
她是功德天,我是大黑天,連在一起的。」
生死、利害、得失是連在一起的,你不能只要一個的。
拜佛是恭敬佛,不是求佛給你什麼東西。
念佛是憶念佛的功德,不是要求佛。
你求反而不是了,你不求當下就是。
為什麼要講夢中呢?
因為你發夢做了這麼多的東西,你一醒就都沒有了嘛!
你覺得是空的嘛!
是叫人沒有執著,用這種說法,來破除牢固的我執,
所以六祖講 “本來無一物”。
那講了三個比較簡單的,現在要講第四個,這個中心就是在這裡了。
「稱法行者:性淨之理,目之為法。
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
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
法無有我,離我垢故;
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
法體無慳,於身命財,行檀捨施,心無慳惜,
達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
淨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
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
檀施既爾,餘五亦然。
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這段文不容易解,照我小小的領會,我勉強來解,
或者大家比我解得好的也有。
什麼叫“稱法行”呢?
“報冤行”是講過去的,
“隨緣行”是講現在的,
“無所求行”是講將來的。
這三個東西總加在一起就叫做“稱法行”,
它的意思是講我們每個人的舉心動念,一言一行要與法相應。
“心純是法,與法相應",拜〈水懺〉的時候,
師父要把這段文唱出來,什麼叫做“相稱”,什麼叫做“相應”呢?
這個相字,是互相,意思是兩方面發生關係,
這個就是我們剛才講的佛法落實在家常化,
要兩方面發生關係才有修行。
你一個人,修行怎麼修呢?
一定有對方和你發生關係的時候,你心靈才能提昇,
不是這樣那光是空想空說,那不能提昇的。
佛法落實在家庭化,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是單方面的,就不是相應了,單方面就不是互相了。
相應更加說出兩方面的作用,如果是單方面就不叫做相應了。
如果你們大家來這裡學法和我在這裡說法,
你和這麼多的兄弟姊妹交流,你覺得很好的時候,
你就說這個法與我很相應。
佛說法都是相應、應機的,不相應,佛不說法的。
如果你覺得我們講的和你不相應,
你要去更加好的、棒的老師那裡學、地方去學,
我們也不會怪你,因為你要學與你相應的法。
所以我們並不批評人家的法對不對的啦!是相應就好。
那麼要和什麼東西相應、相稱呢?
論曰:「性淨之理,目之為法。」
「性淨」就是說我們的心本來是清淨的,
「之理」是說我們的心具備萬理。
而且每個人都一樣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什麼是理?就是大宇宙的法則。
心、理、法,用了三個名詞,其實是一個東西,
用現代話來講就是大宇宙的定律。
你們裡面也有人問:「師父啊!大宇宙有哪些定律呢?」
牛頓在蘋果樹下也發現大宇宙的定律,
愛因斯坦做數學也發現大宇宙的定律,
我們學佛的人對大宇宙的定律發現到哪些呢?
第一個「因果定律」,
只要是修行的人沒有一個不發覺的因果分秒不差,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善惡無形,禍福無門,唯人自招。」
這種大宇宙的報償法則,在現在來講已經更加的顯明出來,
更加調的快,是任何人不能否認的,
你不相信都沒有辦法否認,這是一個鐵的事實。
第二個「諸法無我」
論曰:「法無有我」就是為了破我執的;
「諸行無常」就是為了破法執。
沒有一個能永存的東西,在現象界裡沒有一個永存的東西,
佛陀也好,耶穌也好,他們都會過去。
我們現在並不發現有一個永存的佛陀在人的中間,
也沒有一個耶穌,永遠活在那裡的耶穌。
這是講他的涅槃境界,不是講他的肉體,
現象界沒有一個永存的東西。
第四個「不生不滅」這個比較難懂,
不生不滅就在這個生滅裡頭顯出來,我們的心就是啊!
有生有滅,但是也有不生不滅,
還有一種那是我們中國人老早發現的,並不要印度人來講。
印度人對這個的體會可能還沒有我們中國人體會的深。
“生生不息",生命永遠的生生不息,向最高的層次。
生生不息謂之“道”,
這個問題你們可能不會問,我代你們問:
「師父啊!你剛才講法、心、理是一個,你講是一個東西,
那麼相稱、相應的道理,從什麼地方建立起來呢?」
如果你是一個研究哲學的人,
你會這樣問:「你講是一個東西嘛!
一個東西,但是你又講相稱,相稱就是要兩個東西了。」
這個在佛經裡面會:「善哉!問也!」
在孔子來講:「大哉!問也!」
在我們來講:「問得好!」
為什麼佛陀要講你問得好呢?
你這樣問不是單單為你自己,我答出來,不但可以利益在會的弟子,
也可以利益到將來永永遠遠修行的眾生,你這個問題幫助人很大。
好!現在我們來答這個問,
「性本清淨」因為我們有不合理的想念和行為,而產生了污染。
空氣本來是乾淨的,但是人造了很多化學的東西,把河流都被污染了。
你怪誰?你怪宇宙嗎?那是你人做的。
「心本天真」童真的心是天真的,
因為我們有不合理的想念和行為而產生了妄心,
心現在變成一個真心、一個妄心。
「理本無礙」大宇宙的理是沒有妨礙的,
但是因為我們有不合理的想念和行為,
在佛教裡是叫“業”,就產生了非理,不合理的東西。
理、慾在你心裡面交戰。
我們俗語也說:「這個人講的話,所做的行為不合道理。」
我們也這樣的要求別人:你要合理的對待我,人都會這樣要求人家。
但是他沒有反省自己,他自己很多不合理。
所以稱法相應,稱性,觀心,合理,
修行就在這裡建立,設施,組織說明出來。
這個經裡面講:「智者若能信解此理。」
有智慧的人,他能夠信,信什麼?
論曰:「性淨之理」相信這個理。
解,解釋什麼呢?
論曰:「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
沒有聖凡沒有自他,就是上面論的“理入”,
你要了解到眾相是空,了解一個“善我”已經不容易了,
我們現在都是活在“假我”、“偽我”的裡面。
你要了解到善已經不容易了,
你要再能了解“空我”,那更加不簡單了。
所以講呢!我們都是智慧的人,應當稱法而行,
如果你是智慧的人,
你要和這個法相稱、相應去生活你一切的想念和行為,
就是下面講的叫我們沒有貪瞋癡。
這裡又有一個問題,那師父請問你:
「我聽了你講,那我怎麼知道我每天的舉心動念,
一言一行的生活是與法相稱的呢?是與法相應的呢?
我用什麼標準,用什麼尺度來測量我是對呢?還是不對呢?」
這個問題你又是問得好,那我們現在回答你。
第一個,大宇宙在人的心靈裡面有一個良心,
這個良心有一種功能,它會告訴你,指控你。
哦!這個你是不對的,這個你是做錯的。
良心的功能,講一個壞人他做錯了之後,
睡到半夜的時候,良心就來責備他。
第二個呢?任何人不能欺騙自己的心的,
你騙人家騙得了,你要騙自己心騙不了,
它會說這個你錯了,但是你不聽它,
很多人不聽良心的控告的,你不聽它,
慢慢、慢慢良心的功能就不顯出來了。
很奇怪,你越是聽它,它越是會講給你聽,
你越不聽它,它越不講。
因為你染污的黑墨已經漸漸地深厚了,
潛在浮現的意識不能透過你的想念帶給你一個指導,
那怎麼辦呢?
它是第二個方法,叫你的心失去安祥,生起煩惱,
你心的安祥快樂即刻就沒有了,覺得很亂喔!很煩惱喔!
那個時候你就要好好反省了,要在那裡檢討了。
你一切的難處,要經過幾十天的清洗,才能把它糾正過來。
如果你還是不聽,還是不理,也有這樣的人,我們就是這樣啊!
我們都是頑強的小孩子,不理。第三個就來了,
就是媽媽講的打屁股了,怎麼叫打屁股呢?
你會生病,你會遇到不如意的事,
或者你會有意外,有的人會埋怨,我怎麼會遇到這樣的事呢?
我怎麼樣會有今天的損失呢?我怎麼樣生病呢?
你要知道這都是大宇宙對眾生的慈悲,叫人趕快回頭,來提醒你。
所以我們人都是愚癡,沒有碰到牆壁上面去,你不會回頭的。
到你自己衝板了,你再回頭,已經遲了。
像父母的教訓,他覺得不重要,
有的是不到黃河不死心,
到最後,大宇宙只有用這個辦法來處罰你了。
尤其我們拜佛的人,我們不能埋怨佛對我們的管教啊!
我們對父母的管教,打在兒身痛在娘心。
所以佛菩薩對我們佛弟子的管教,
那慈悲比父母還要深,他是為我們好。
佛菩薩放棄我們佛子的責任,由你去了,
哦!那我們前途就很危險了。
所以我時常禱告的,就是要護法善神保佑我們,
行在這個正道的路中。
今天我們是結束菩提達摩的〈理行論〉,
或者〈二理四行論〉,也叫做“四行觀”。
下次我們開講達摩祖師的〈破相論〉,
也可以叫做“佛教的真面目”。
那你才知道佛教是個什麼東西,真正的佛教是怎樣的?
現在人做的佛教,講的佛教是不是真的佛教?
你才能決定你應該走的正確的道路。
下面講的稱法行」
最重要的就是寫給許居士和莉莉農場新居
「修禪銘」中的省心、觀心、安心、調心。
修禪銘:
省心日三復,觀心二六時。
安心分秒祥,調心御白牛。
壬午中秋 懸智 恭書
現在還有少少時間和大家作文字遊戲,
智行師講:「師父!你不要找大家麻煩了!」
秋明兄莉莉嫂山房雅鑑:
卜居桃源津情抱古道場
秋月明中圓莉香浸池沼
樂水泉咽曲意存白雲間
胸襟露慈悲趺坐妙蓮花
人在圖畫裡曲肱最高峰
福慧世修來壽同松柏春
學弟 懸智 塗鴉
這裡邊有春、夏、秋、冬。
「春」在哪裡?「卜居桃源津」,桃花是春天;
「夏」在哪裡?「趺坐妙蓮花」,蓮花是夏天;
「秋」在哪裡?「秋月明中圓」;
「冬」在哪裡?「壽同松柏春」。
還有「身、口、意」
「身」在哪裡?「人在圖畫裡」
「口」呢?「樂水泉咽曲」
「意」呢?「意存白雲間」
還有「行、住、坐、臥」
「行」呢?「卜居桃源津」
「住」呢?「人在圖畫裡」
「坐」呢?「趺坐妙蓮花」
「臥」呢?「曲肱最高峰」
還有「樹、木、花、草」
釋智行講:「哪裡有草?」
「莉香浸池沼,池塘生春草。」這是中國一個名句。
還有「魚、蟲、鳥、獸」
智行師又講:「師父!你亂講,哪裡有鳥?」
我後來寫「懸智 塗鴉」那不是鳥嗎?
還有「山、水、雲、石」
寫人、寫情、寫景的「風、花、雪、月」
還有「六根」、「六塵」、「六度」、「四無量心」
這些都包括在這,有興趣的人不妨來找一找。
迴向: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