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同學提問:在現今農民曆的考據是什麼?
答:
現行農民曆的主體與大綱,
大致上根據『選擇通書』(俗稱通書)所簡化編制的...
而『選擇通書』(通書)又是根據《欽定協紀辨方書》編輯的!
《協紀辨方書》又名《欽定協紀辨方書》,
共三十六卷,主要內容為擇吉、選擇用事之用。
於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由允祿、梅玨成、何國宗等三、四十人奉敕編撰,
乾隆親制序文,收於《四庫全書》第811冊(子部)
其主要內容是破除術數家繁碎拘泥,附會假借之說,
刪除了神煞、俗論及多相矛盾之處,
而以五行生剋衰旺之理來談趨吉避凶之道。
序文中說:「夫協紀辨方者、敬天之紀、敬地之方也。」
又稱:「舉大事、動大眾,協乎五紀,辨乎五方、以順天地之性」等等。
然而矛盾的是~
『選擇通書』(通書),
卻大都是民間的命理術士為了利於宣傳『自家秘術』所編輯而出的...
『選擇通書』,基本上可以視為《欽定協紀辨方書》的浮誇廣告版!
而農民曆,基本上可以視為『選擇通書』的人民簡易版與宣傳流通版!
以下一篇《是誰在編寫農民曆?》寫出了目前台灣農民曆的近況~
民國八十二年一月廿一日
農曆壬申年十二月二九日
是誰在編寫農民曆?
原載中國時報
李翠瑩
婚喪喜慶、開市立券、訴訟造廟,宜與不宜之間,全看這一小本書。
對廣大的民眾而言,農民曆可說是最普及、廉價而實用的民生用書了。
農民曆是哪些人在寫?
農民曆的撰寫者,大多是執業的堪輿師、擇日命相師等,
為了執業推算的依據而編寫,
同時,自行以簡單的線裝書方式付印或交給熟識的出版社印刷、銷售。
這些大師撰寫的農民曆,並不是主要的營利來源,
重要的是為其擇日館業務作宣傳的功能。
因此,他們在交付辛辛苦苦寫就的版本出去以後,
除了酌收一些排算費及印成品回來外,並沒有版權買賣的習慣,
因為如此,所以大師們也都是一書多出。
一書多出的意思是說,這種農民曆寫法可繁可簡。
繁的可出到四、五百頁之厚的「通書」,
簡的可以出到像一般市面上常見的三十二頁薄冊。
因為沒有簽定版權,所以書常是容易丟給好多家出版商處理。
但就是因為如此,所以盜版、拼湊印就的情形,也是每到新年滿天飛,
令正版作者苦惱,也令讀者傷腦筋。
農民曆暢行最久的是那一本書?
台灣廣大的農民曆作者中,大致以台北艋舺的呂逢元、王式傳、
桃園中壢的游華峰及吳宜德、台中沙鹿的林先知、
南投草屯的蔡炳圳、南投三七堂、雲林西螺的劉德義為主要系統。
這些作者中,有些已經過逝了,由兒子繼承家缽,但書上還是會掛著先輩的名。
因為前人打下的江山,名號的魅力不可等閒視之。
像是台北艋舺的曆書泰斗呂逢元,
他所寫的通書、農民曆版本,己風行一甲子又五年了,
是圈內人公認為民國以來在台灣暢行最久的一本。
雖然這位先覺已經辭世好多年了,但至今市上乃有著他的最新版本在流通。
農民曆還有品牌?
還有一位台中知名的林先知,他已在三年前過逝了,
這門學問便傳子林啟楊、林啟元、林啟亨,算是第四代,
而現在,第五代也開始準備要接手了,但書上仍保留林先知的名號。
買農民曆,內行的人會指名購買,
指定某位大師的著作,他才要,很有品牌忠誠度。
事實上,這種品牌忠誠和讀者的長年使用習慣,以及職業別,有直接關係。
特別是在目前拼湊式農民曆盛行的情況下,
略有點研究的老一輩讀者,都趨向於老字號的曆書,
這也是很多後輩寫書卻掛前輩名的原因。
農民曆是怎麼寫成的?
雖然現代電腦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也有許多命理學、紫微斗數運算電腦化,
但這個造曆的古老行業,每年例行的撰寫工作,似乎還與電腦無緣,
每字每句,乃然是推演於心腑、拿捏於指間,逐字寫出來。
寫曆書有廿十一年之久的林啟元便說:
「一甲子六十年一個循環,很多人以為這樣是曆書又重複一次,
事實上每年隨著自然變化,節氣不同,每年絕不一樣。」
他扶了扶掉到鼻頭的老花眼鏡說:「所以,用公式來套是比較籠統的。」
農民曆是怎麼寫成的?
林啟元說,其實農民曆就是取自『通書』菁華的簡明版。
去年才剔度的吳宣德說,他寫了八年,都是在新書剛上市,便馬上著手寫下一年度,
一般都是參酌清皇欽定擇日國師洪潮和的『剋擇講義』秘本,
加上八卦推算,配合節氣詮釋而來。
寫通書,快者三個月、慢者八個月可成,只要完成了通書,
再萃取部分章節成農民曆,一個月就出來了。
以上簡明敘述了近代『通書』與『農民曆』是如何生產的...
以下是網路搜尋的一篇碩士論文~
【擇日通書之脈絡分析與研究-《欽定協紀辨方書》為中心】
有興趣的同學,請自行瀏覽研讀...
網址如下:
http://nhuir.nhu.edu.tw/retrie…/30919/095NHU05183003-001.pdf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698tw/permalink/2777746872456446/
答:
現行農民曆的主體與大綱,
大致上根據『選擇通書』(俗稱通書)所簡化編制的...
而『選擇通書』(通書)又是根據《欽定協紀辨方書》編輯的!
《協紀辨方書》又名《欽定協紀辨方書》,
共三十六卷,主要內容為擇吉、選擇用事之用。
於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由允祿、梅玨成、何國宗等三、四十人奉敕編撰,
乾隆親制序文,收於《四庫全書》第811冊(子部)
其主要內容是破除術數家繁碎拘泥,附會假借之說,
刪除了神煞、俗論及多相矛盾之處,
而以五行生剋衰旺之理來談趨吉避凶之道。
序文中說:「夫協紀辨方者、敬天之紀、敬地之方也。」
又稱:「舉大事、動大眾,協乎五紀,辨乎五方、以順天地之性」等等。
然而矛盾的是~
『選擇通書』(通書),
卻大都是民間的命理術士為了利於宣傳『自家秘術』所編輯而出的...
『選擇通書』,基本上可以視為《欽定協紀辨方書》的浮誇廣告版!
而農民曆,基本上可以視為『選擇通書』的人民簡易版與宣傳流通版!
以下一篇《是誰在編寫農民曆?》寫出了目前台灣農民曆的近況~
民國八十二年一月廿一日
農曆壬申年十二月二九日
是誰在編寫農民曆?
原載中國時報
李翠瑩
婚喪喜慶、開市立券、訴訟造廟,宜與不宜之間,全看這一小本書。
對廣大的民眾而言,農民曆可說是最普及、廉價而實用的民生用書了。
農民曆是哪些人在寫?
農民曆的撰寫者,大多是執業的堪輿師、擇日命相師等,
為了執業推算的依據而編寫,
同時,自行以簡單的線裝書方式付印或交給熟識的出版社印刷、銷售。
這些大師撰寫的農民曆,並不是主要的營利來源,
重要的是為其擇日館業務作宣傳的功能。
因此,他們在交付辛辛苦苦寫就的版本出去以後,
除了酌收一些排算費及印成品回來外,並沒有版權買賣的習慣,
因為如此,所以大師們也都是一書多出。
一書多出的意思是說,這種農民曆寫法可繁可簡。
繁的可出到四、五百頁之厚的「通書」,
簡的可以出到像一般市面上常見的三十二頁薄冊。
因為沒有簽定版權,所以書常是容易丟給好多家出版商處理。
但就是因為如此,所以盜版、拼湊印就的情形,也是每到新年滿天飛,
令正版作者苦惱,也令讀者傷腦筋。
農民曆暢行最久的是那一本書?
台灣廣大的農民曆作者中,大致以台北艋舺的呂逢元、王式傳、
桃園中壢的游華峰及吳宜德、台中沙鹿的林先知、
南投草屯的蔡炳圳、南投三七堂、雲林西螺的劉德義為主要系統。
這些作者中,有些已經過逝了,由兒子繼承家缽,但書上還是會掛著先輩的名。
因為前人打下的江山,名號的魅力不可等閒視之。
像是台北艋舺的曆書泰斗呂逢元,
他所寫的通書、農民曆版本,己風行一甲子又五年了,
是圈內人公認為民國以來在台灣暢行最久的一本。
雖然這位先覺已經辭世好多年了,但至今市上乃有著他的最新版本在流通。
農民曆還有品牌?
還有一位台中知名的林先知,他已在三年前過逝了,
這門學問便傳子林啟楊、林啟元、林啟亨,算是第四代,
而現在,第五代也開始準備要接手了,但書上仍保留林先知的名號。
買農民曆,內行的人會指名購買,
指定某位大師的著作,他才要,很有品牌忠誠度。
事實上,這種品牌忠誠和讀者的長年使用習慣,以及職業別,有直接關係。
特別是在目前拼湊式農民曆盛行的情況下,
略有點研究的老一輩讀者,都趨向於老字號的曆書,
這也是很多後輩寫書卻掛前輩名的原因。
農民曆是怎麼寫成的?
雖然現代電腦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也有許多命理學、紫微斗數運算電腦化,
但這個造曆的古老行業,每年例行的撰寫工作,似乎還與電腦無緣,
每字每句,乃然是推演於心腑、拿捏於指間,逐字寫出來。
寫曆書有廿十一年之久的林啟元便說:
「一甲子六十年一個循環,很多人以為這樣是曆書又重複一次,
事實上每年隨著自然變化,節氣不同,每年絕不一樣。」
他扶了扶掉到鼻頭的老花眼鏡說:「所以,用公式來套是比較籠統的。」
農民曆是怎麼寫成的?
林啟元說,其實農民曆就是取自『通書』菁華的簡明版。
去年才剔度的吳宣德說,他寫了八年,都是在新書剛上市,便馬上著手寫下一年度,
一般都是參酌清皇欽定擇日國師洪潮和的『剋擇講義』秘本,
加上八卦推算,配合節氣詮釋而來。
寫通書,快者三個月、慢者八個月可成,只要完成了通書,
再萃取部分章節成農民曆,一個月就出來了。
以上簡明敘述了近代『通書』與『農民曆』是如何生產的...
以下是網路搜尋的一篇碩士論文~
【擇日通書之脈絡分析與研究-《欽定協紀辨方書》為中心】
有興趣的同學,請自行瀏覽研讀...
網址如下:
http://nhuir.nhu.edu.tw/retrie…/30919/095NHU05183003-001.pdf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698tw/permalink/2777746872456446/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