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四論摸象 達摩破相論 懸智法師講解 第五講


達摩破相論
 

第五講:20021010

達摩破相論 懸智法師講解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謝謝大家!

我們一起來學達摩祖師給我們寶貴的教訓,

我們先看一段論文,大家一起唸,很好!

 

散花者,義亦如是

所謂常說正法,諸功德花,饒益有情,散沾一切;

於真如性,普施莊嚴。

此功德花,佛所讚歎,究竟常住,無凋落期。

若復有人散如是花,獲福無量。

 

若言如來令眾生,剪截繒彩,傷損草木,以為散花,無有是處。

所以者何?

持淨戒者,於諸天地森羅萬象,不令觸犯;

誤犯者,猶獲大罪,況復今者故毀淨戒,

傷損萬物,求於福報,欲益返損,豈有是乎?

 

我們謝謝達摩祖師!

第一,他把起廟的真正意義告訴我們;
第二,什麼是造佛像;

第三,什麼是燒香的真正意思;

第四個,告訴我們的是「什麼叫散花?」

他說「散花」亦是這個意思,並不是拿把形相的花來散,

乃是你常常「說正法,諸功德花,饒益有情,散沾一切。」

這才是散花。

如果你剪那個絲綢,繪彩,把花木剪下供佛,無有是處。

一個持淨戒的人,於諸天地,森羅萬象,不令觸犯。

誤犯者,猶獲大罪,況復今者故毀淨戒,傷損萬物,求於福報。

 

唐太宗他持的座右銘是這樣:

「一飯一匙,當思來處不易,一絲一縷,當念織女之勞!」

你把好好的布剪下來,剪成花來散到佛教的東西上面去,

這是浪費資源,如果我把花剪下來,供佛好不好呢?

弘一大師在生時都勸人不要把花剪下來,為什麼呢?

這個花開得這麼美麗的時候,正是它的生命最豐盛的時候,

我們突然把它咔嚓!剪斷,反過來講是一種殺生行為,

雖然你沒殺人,植物也有生命,

所以供佛的時候,整個一盒捧到佛面前,

不要把它剪下來,弘一律師心很細。

 

這裡我們看到一個問題,達摩祖師他為什麼不恆順眾生呢?

而且他的結局是很悽慘的,是被和尚毒死的,五次毒他,

他對他的徒弟講:「你看我身體的毒。」

他用神通把毒拿出來,放到石頭上面去,石頭馬上變成粉。

中國有作“祝由科”,

這個病,一祈禱,把它搬到樹上去,這個樹就枯了。

第六次他說:「我的法已經傳給弟子,現在可以死了,

既然你們這麼多人不高興,我就滿你們的願。

這是什麼呢?就是報冤行,所以那首詩寫出來:

路行跨水復逢羊,獨自悽悽闇渡江,

日下可憐雙象馬,二株嫩桂久昌昌。

 

這是他過海來到我們中國廣東,

有個地方,現在叫這地名西來初地",

就是達摩祖師從那個地方登陸的。

在船上要三年六個月,「跨水復逢羊」

這個羊,提指揚子江,一個人好悽涼的渡過江。

為什麼要對當時的「佛心天子」非常信仰佛教的皇帝,

何必對他講沒功德?為什麼要唱反調?

為什麼要搞反叛性的東西?稍為恭維一下那個皇帝不是很好嗎?

但是他沒有這麼做,話不投機半句多",

「獨自悽悽闇渡江」。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是件容易的事。

 

見到這個心,最大的障礙就是執相",

要見性就要破相,破相才能見性。

 

達摩祖師大力破相,他慈悲的目的,

是要令我們固執在相裡邊的可憐眾生,能破相見性。

「見性成佛」在這裡用《金剛經》來證明: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我們住一百年,在永恆的宇宙來看,一秒鐘也沒有,

等於水上的一個浮漚。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有一半佛教徒他反應出來這是偽經,

這不是達摩祖師寫的,我不相信,這是一種;

另外第二種人,達摩祖師這個是你們和尚自己造的,

連天台宗都不承認禪宗的傳承是真的,

說:「是你們造出來的。」

也有講耶穌這個人是假的,

也講釋迦牟尼佛是佛教徒造出來的神話,是月亮的神話。

台灣很多大學教授寫出這種書出來。

我們中國北京大學有一個很有名的古文學家叫顧頡剛,

他是胡適一派的人,是懷疑派。

那時候說大禹治水,那裡有大禹?

是人造的,大禹這個字在蝌蚪文是個蟲字,根本沒這個人。

後來甲骨文發現了,在甲骨文上清清楚楚記載,大禹王治水的事,

他以後才不敢講,由此可看到人的愚痴。

 

照其他師父講的去做,可不可呢?

或者你們會問:「懸智師父,其他的師父叫我們去散花,可不可呢?」

這裡要麼就是其他的師父講錯了,要麼就是達摩祖師講錯了,

不能兩個人都對,也不能兩個人都錯,我聽哪一邊好?

這裡告訴你,照其他師父講的去做,去散花可以做,也不是不對。

但是你要明白,因為達摩祖師在這裡是講禪宗,

「法身覺了無一物」在法身裡邊,凡聖不要講沒有,就連佛都沒有的。

 

所以你講造寺、造像、散花,根本都沒有,

如果你照達摩祖師的話去做,是一條直的路。

但是如果你照其他師父講的話去做,

是一條彎路,最後都會走到我的家。

不過是一個快一點,一個慢一點。

你歡喜走曲路,我們也不能怪你,

不過你會白吃一番苦頭,就是這裡要看你的智慧。

 

如果你學佛,光是「定」,佛教講,學了一半。

但是講「慧」很難,昨天霞女講:「常靈法師開〈大智度論〉的課程。」

〈大智度論〉講十八空,講《大般若經》的道理,完全講智慧的哦!

能了解的人能做到的,不一定多,這樣你自己就抉擇自己的道路,

話只能講到這裡。

 

第五什麼叫「點長明燈?」

長明燈者:即正覺心也,以覺明了,喻之為燈;

是故一切求解脫者,

以身為燈臺,心為燈炷,增諸戒行,以為添油;

智慧明達,喻如燈火。

當燃如是真正覺燈,照破一切無明癡暗,

能以此法,轉相開示,即是一燈燃百千燈,

以燈續燃,燃燈無盡,故號長明。

 

過去有佛,名曰燃燈,義亦如是。

愚癡眾生,不會如來方便之說,專行虛妄,執著有為,

遂燃世間蘇油之燈,以照空室,乃稱依教,豈不謬乎!

所以者何?

佛放眉間一毫相光,上能照萬八千世界,

豈假如是蘇油之燈,以為利益。審察斯理,應不然乎!」

 

「長明燈」這個燈叫做長明,

所以在寺院的香燈師,他要保持這支香不能斷的,和這盞燈要常明。

尤其護法神面前,香一支接一支,不能一刻中斷的,

燈也要長明,懸在大殿上面。

現在很多師父,並不注重這個。這是什麼意思?

我們一起身,一到了點燈的時候,就要念一首偈:

「滅卻心頭火,點起佛前燈,願以大智慧,照破諸無明。」

點燈,長明,就是要保持覺悟的狀態,心地光明的狀態,

這樣才是真正的點長明燈。

所以「一燈燃百千燈,以燈續燃,燃燈無盡。」

所以叫“無盡燈”,以正法去教人家,

所以過去有佛名曰“燃燈”。

我們歌裏面有「燃燈續法,繼往開來,一肩承擔,捨我其誰,捨我其誰。」

就是用這裡的意思!

 

「佛放眉間一毫相光」、「阿彌陀佛身金色,白毫宛轉五須彌。」

我們兩個眼,當中有一個眼,這是天眼的部份,

如果有一天打開,你就知道,這個眼的光明,可以照到三千大千世界。

所以並不需要點這種油燈,這是講點燈。

 

再講六時行道,什麼叫六時行道呢?

就是在六根當中,一切時候常行佛道,

修諸覺行,調和六根,常時不捨,名為六時行道。

 

六時行道者

所謂六根之中,於一切時,常行佛道,

修諸覺行,調伏六根,長時不捨,名為六時。

 

遶塔行道者:塔是身心也,

當令覺慧,巡遶身心,念念不停,名為遶塔。

過去諸聖,皆行此道,得至涅槃。

今時世人,不會此理,曾不內行,唯執外求;

將質礙身,遶世間塔,日夜走驟,徒自疲勞,而於真性,一無利益。」

 

什麼叫「遶塔行道」呢?

「塔是身心,當令覺慧,巡遶身心,念念不停,名為繞塔。」

所以有個師父講:

「我們學觀心的人門口站了兩個衛兵,

一個叫“正念”,一個叫“正知”,這兩個保佑我們。

所以這樣看來,佛的意思,並不要我們繞那個塔。

他說:「日夜走驟,徒自疲勞。」

對於真性是沒有利益的,這裡還有很多人犯的錯誤,犯什麼錯誤呢?

他說:「我現在要起一個佛塔。」

但他犯了騙眾生的妄語,他把人家祖先供到裡面去了,

他原來不是供佛,是借這個名,把祖先擺到裡面去,向你收錢,

所以台灣才出這麼多宗教騙子。

如果你講這是佛塔,怎可以把人家祖先的骨灰一個一個擺到裡面,

他說:「我是好心,如此可以超渡他的祖先。」

 

建造的寺廟是度何人的?

是給法師,比丘、比丘尼或者居士在裡面精進修行的,

寺院不是拿來度鬼的。

如果你把寺院變成骨灰塔,住這麼多鬼在裡面,

在風水講,陽宅變成陰宅,這個寺院遲早會垮的,為什麼?

寺院不住人,變成住鬼了。

我們知道「塔」是什麼意思。

 

下面我們來看什麼叫「持齋」?

達摩祖師解的:

持齋者:當須會意,不達斯理,徒爾虛切。

齋者齊也,所謂齋正身心,不令散亂。

持者護也,所謂於諸戒行,如法護持。

必須外禁六情,內制三毒,勤覺察、淨身心。

了如是義,名為持齋。

 

又持齋者,食有五種:

一者法喜食,所謂依持正法,歡喜奉行。

二者禪悅食,所謂內外澄寂,身心悅樂。

三者念食,所謂常念諸佛,心口相應。

四者願食,所謂行住坐臥,常求善願。

五者解脫食,所謂心常清淨,不染俗塵。

此五種食,名為齋食。

 

若復有人,不食如是五種淨食,自言持齋,無有是處。

唯斷於無明之食。

若輒觸者,名為破齋。

若亦有破,云何獲福?

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諸惡皆為;

貪慾恣情,不生慚愧,唯斷外食,自為持齋,必無是事。」

 

什麼叫「齋戒」,這個齋字不是印度人的字,

我們古代的賢聖:「齋戒沐浴,祈禱天地,獲罪於天,無可禱也?」

這個「齋」字是「齋正身心,不令散亂。」

所以很多人講我「持齋」我吃「齋」

那就錯了,你是吃素,而不是吃「齋」。

台灣話講:「伊是喫菜郎!」我們是吃素的人,不是吃齋的人,

吃齋的人晚上不會叫人來開party,來吃什麼宴會,那不是吃齋。

如果你說「素食晚會」可以,而不是「齋食晚宴」

「齋」是什麼意思?

不是唱歌跳舞。是叫你齋正身心,

沒有貪、嗔、痴,不想名利,那才是「吃齋」

不能借佛教的名義來發展你的貪、瞋、癡,那不是吃「齋」!

 

什麼叫「齋食」?

人家講我不吃動物,就是吃齋了,是解錯了,

很多人都把這個道理搞錯了。

佛在世時,不揀東西食,人家供養他什麼,他就吃的,

要吃那五種東西,

第一是“法喜食”,你一依持正法,你的心裡就歡喜,

我常常聽智修法師講:「禪璿法師,講得很好,大家法喜充滿。」就是這個。

第二是“憚悅食”,放下身心,心靈清淨,這是第二個。

諸天吃東西是在早晨,所以上早供的時候,要把手伸到外面,

看到手掌紋路的時候上供,不是照鐘的,

是照天地日月,有時太陽早,有時太陽遲;

中午是佛、菩薩在世的時候吃的時間,人也是中午;

下午是貓狗吃的時間,晚上是鬼吃的時間。

為什麼有的師父晚上不吃東西呢?

就是講我不願鬼看到我有東西吃,而他沒有辦法吃,生起他的痛苦。

所以我寧可不吃,這才叫 “持齋”。

「齋食」還有叫我不吃無明之食,

所以你不知道這種道理,你講你是「齋戒」、「齋宴」把意思搞錯了,

所以達摩祖師一定要講,叫人家明白。

 

還有奇怪的,上面的飲食很多是精神的,

一個人有肉體的飲食,也需要精神的飲食。

第三,還要宗教的飲食。

我在香港看到一個剛剛從大陸逃到香港的人,

他講:「千辛萬苦,過程很奇怪,有神明保佑的。」

他告訴我:「師父我根本沒辦法逃出來,一條龍排過去,

每個人都要出示通行證明,我根本就沒有,怎能通過這個關,

那時,就求上天,上帝保佑,

輪到了我時,那個人就不要查了,你去好了!」

「這種是什麼人的力量!所以我現在才這麼相信宗教,

到香港,什麼都不要,只要有一張床給我睡,一口飯給我吃,

什麼我都滿足了!」

人不是光光吃飯睡覺的,也要有娛樂,也要有知識,

也要看TV News,也要有精神糧食才對啊!

好了,這些都滿足了,錢也有了,這個時候,有一個需要產生了。

有什麼需要?

現在心理學知道人對宗教的需求,

在你心理產生出來,其他的滿足之後,覺得有一個不滿足的,

不知道什麼緣故,為什麼不滿足呢?你需要神靈的信仰。

 

有一次,耶穌在井邊和瑪麗亞夫人談道,

他的徒弟都去吃飯了,他們倆個人談得很開心,

後來徒弟和耶穌講:「夫子,你該吃飯了。」

耶穌講:「吃過了!」

「沒看到你吃,怎吃過了呢?」

耶穌講:「我和他談道的時候,生命力量彼此得到供應的時刻,

我就覺得飽了。」這就是上面的五種食。

很多師父一打坐,不覺得肚子餓,

但是你不要去學他,「氣足不思食,精足不思淫,神足不思眠。」

這種須要功夫做到才可以的。

 

有一位師父,一次吃飯要吃大概傾斗米飯,

吃過一次,有七天半個月都可以不吃,這不是假。

這是一個師父在大興善寺的故事,我本來想把這個故事寫出來,

他有個脾氣,這個飯鍋的蓋一打開,他馬上衝過來,盛一大半去了,

如果你先裝去了,他不盛了,不吃了。

照我們講,寺院的第一碗飯是裝給佛的,第二碗飯是裝給護法的,

裝過這二碗飯之後,才能裝其他人的飯。

這裡我們知道什麼是「齋戒」?

什麼是 “齋食”?什麼叫做 “斷食”?再看下面!

 

禮拜者:當如是法也,

必須理體內明,事隨權變,理有行藏,會如是義,乃名依法。

夫禮者敬也,拜者伏也;

所謂恭敬真性,屈伏無明,名為禮拜。

若能惡情永滅,善念恆存,雖不現相,名為禮拜。

其相即法相也。

世尊欲令世俗表謙下心,亦為禮拜;

故須屈伏外身,示內恭敬。舉外明內,性相相應。

若復不行理法,唯執外求,

內則放縱瞋癡,常為惡業,

外即空勞身相,詐現威儀,

無慚於聖,徒誑於凡,不免輪迴,豈成功德。」

 

這裡把「禮拜」的意思說出來,

佛並不歡喜人家頂禮他,一個大修行人,不歡喜人家禮拜他,為什麼?

虛雲和尚,他雖然一百多歲,他從來不受人家禮拜,

就是居士向他拜的時候,他馬上趴在地上回拜,

又加一句話:「我不拉你的債。」

你不要以為有人拜我是好,其實人拜你,吃虧的還是你。

任何懂的師父,作任何法事的時候,他前面定要擺個佛像,為什麼?

你拜是拜佛。用拜佛來擋遮這個故事已講過,

有新來的人,我再炒冷飯,有一個師兄有事到外地去,

請師弟代表他登寶座作佛事,師弟一登上去,噗通!就倒下來,

不懂的人說:「你這個功夫不夠,鬼把你推下來。」

台灣也曾發生這樣情形,後來他不敢登上去了。

 

其實,這個師弟沒明白這個道理,他的師兄回來講給他聽,

因為你作法事的時候,你把自己觀想成你是南無地藏王菩薩,

或者毘盧遮那佛的時候,觀音大士他有一個陰身叫面然大士,是一個鬼王,

觀音菩薩化身一個鬼王,管住這些鬼,不要亂搶東西,

這個面然大士發過願,任何的法師登座作法事的時候,

觀音菩薩領導這些鬼要來禮座,向法師敬禮,

但是法師的規矩要把袈裟高舉起來,擋過他的頭,

這個師弟不知道這樣的儀規,所以觀音菩薩一拜受不了,就倒下來了。

 

拜佛是表示你的謙卑,去除你的驕傲,

也有一個法師在香港,他一起身就去拜佛,

旁邊有一老法師問他:「你幹什麼?」

他講:「拜佛!」

老法師講:「那是佛嗎?」他馬上知道了!

拜佛,其實是拜你自己,那個佛從什麼地方來?

是從你心底生出來的,現在拜佛就是拜你的心。

如果你不懂這個道理呢!達摩祖師講:「你拜得這麼辛苦沒有意義。」

祖師講:「你不知道禪宗的道理,你不吃飯,餓死了都沒有用。

不知道修行打坐,把腿子坐斷了都沒有用。

你不知道唸佛,把喉嚨喊破了,對你一點用處都沒有。」

達摩祖師不怕得罪人,他把真正佛法,講給我們聽,

我們知道,他真是一位偉大的人,

我們知道了「禮拜」是什麼意思之後,再看下面長文。

 

問:如《溫室經》說,洗浴眾僧,獲福無量。

此則憑於事法,功德始成,若為觀心可相應否?

答:洗浴眾僧者,非說世間有為事也。

世尊當爾為諸弟子說《溫室經》,欲令受持洗浴之法;

故假世事,比喻真宗。

隱說七事供養功德,其七事云何?

一者淨水.

二者燒火.

三者澡豆.

四者楊枝.

五者淨灰.

六者酥膏.

七者內衣。

用此七法喻於七事,

一切眾生由此七法,沐浴莊嚴,能除三毒心無明垢穢。

其七法者:

一者謂淨戒洗蕩愆非,猶如淨水濯諸塵垢。

二者智慧觀察內外,猶如燃火能溫淨水。

三者分別簡棄諸惡,猶如澡豆能淨垢膩。

四者真實斷諸妄語,如嚼楊枝能淨口氣。

五者正信決定無疑,猶如淨灰摩身能辟諸風。

六者謂柔和忍辱,猶如酥膏通潤皮膚。

七者謂慚愧悔諸惡業,猶如內衣遮醜形體。

如上七法,是經中秘密之義。

如來當爾為諸大乘利根者說,非為小智下劣凡夫,所以今人無能解悟。

 

溫室者,即身是也。

所以燃智慧火,溫淨戒湯,沐浴身中,

真如佛性,受持七法,以自莊嚴。

當爾比丘,聰明上智,皆悟聖意,

如說修行,功德成就,俱登聖果。

今時眾生,莫測其事,將世間水洗質礙身,自謂依經,豈非誤也。

且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煩惱塵垢,本來無相,豈可將質礙水,洗無明身?

事不相應,云何悟道?

 

若欲身得淨者;

當觀此身,本因貪欲,不淨所生,臭穢駢闐,內外充滿。

若也洗此身求於淨者,猶如洗泥終無得淨,

以此驗之,明知洗外非佛說也。

 

現在也有很多師父帶信徒去溫泉洗澡,也是用這個,

但是他不知道佛講用溫泉洗澡是什麼意思,

這裡一看什麼叫洗澡?淨水?燒火?澡豆?楊枝?淨灰?酥膏?內衣?

借這種比方來說明,我要用七種方法來純淨我們心靈的污染。

如果你不懂這個道理,那在達摩祖師講,你是個笨人。

 

我們知道了這一個洗浴的意思,

所以禪宗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他不依賴著文字來講東西,都是指到心上面去,

我們再看下面,什麼叫「念佛」?

 

問:如經說言,至心念佛,必得往生西方淨土,

以此一門,即應成佛,何假觀心,求於解脫?

答:夫念佛者,當須正念,了義為正,不了義為邪,

正念必得往生,邪念云何達彼哉,

佛者覺也,所謂覺察身心,勿令起惡也。

念者憶也,所謂憶持戒行不忘,精進勤了。

如是義,名為念,故知念在於心,不在於言,

因筌求魚,得魚忘筌,因言求意,得意忘言。

既稱念佛之名,須知念佛之道,

若心無實,口誦空口,三毒內臻,人我填臆,將無明心覓佛,徒爾費功,

且如誦之與念,義理懸殊,在口曰誦,在心曰念,

故知念從心起,名為覺行之門,

誦在口中,即是音聲之相,執相求福,終無是處。」

 

如果我們認為我們求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就會度我們到極樂世界,

我們如果不求他,不唸他,就會下地獄;

或我信耶穌,耶穌就會救我們上天堂,

如果我們不信耶穌,就會被罰下地獄。

謝謝白師姐給我一本書,有一個人她會看到神,

她和神講:「如果你們講這種道理,

我看你們神也沒有什麼了不起,還不如我們凡人。

愛我的,我才救他,不愛我的,我不救他。」

哦!要能講這句話,不容易,

能知道宇宙真理,能到阿彌陀佛那裡去,不是在於你唸不唸他的名字,

這個唸佛、參禪,從達摩祖師之後還在那裡辯論。

我們是兄弟,兄弟鬩牆,自己打自己,不要人家打,自己就倒了。

等於台灣和大陸,自己打自己,不要外國人打,自己就倒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達摩祖師,你為什麼要這樣講,你講錯了嘛!

還有六祖也是 「東方人唸佛求生西方,西方人唸佛求生何方?」

那一個賈題韜居士講沒有講錯,因為他是站在禪宗來講,

禪宗一定要這樣講,否則不能叫他禪宗了。

所以這個問題星期二去聽智修法師開示,

他是要叫你們禪宗和淨土不要吵架,其實是一個東西。

故知過去諸聖所修,皆非外說,唯只論心。

即心是眾善之源,即心為萬德之主。

涅槃常樂,由自心生。

三界輪迴,亦從心起。

心為出世之門戶,心是解脫之關津。

知門戶者,豈慮難成?

知關津者,何憂不達?

 

這一段話

攝相歸心(唯識宗),

攝心歸空(中觀),

攝空歸真(大圓滿)。

其實這個書,沒有印得好,這個應該分成一段一段來印,

每一段分開,而且加小標題,就更清楚。

這樣子講起來,佛所說,光是講心的,

涅槃常樂就是把《涅槃經》講到佛性,常樂我淨,「由自心生」。

但是這一版的印成“由息心生"是錯的。

如果由息心生,就是打坐時,才有常樂我淨,才有涅槃之樂。

那做工,吃飯時,好像我現在講話有沒有常樂我淨呢?

這個「涅槃常樂」,不管你動,不管你靜都是有的。

所以這裡是錯了,為什麼我知道錯了,謝謝哦!

這種因緣不容易,剛好Tom他讀的那本是韓國的大藏經,

裏面印的中文版就是由自心生",

所以它的英文翻譯為“That comes from mind."這是正確的翻譯,

但是台灣版的照錯的文翻,多了兩個字,

That comes from mind, at rest."“at rest"錯了,

所以這種錯一個字,就不同了,所以我們要謝謝Tom

他把他的書搬來,我們得來好大的益處。

 

又本版印成「唯只推心」,這是解不通的,

佛講的東西叫你「推動個心」嗎?

應該是「唯只論心」,就是只講心的。

還有「心是一世之門戶」這又解不通了,我再看它的書哦!

應該是「心是出世之門戶。」

所以將來我們要重新編過〈達摩四行論〉,

把它好好的分段,一段一段。

 

那位韓國師父用英文講: Every sentence you should memorize!」

每句都要背出來,“Not just by word must by your heart.

不是用你的口,要用你的心,

他是勸外國人用此方式來讀它,反而我們中國人覺得常常看沒什麼!

尤其是下面那二個,一個〈血脈論〉,一個〈悟性論〉,

我看了都發抖,我講我不敢講,為什麼呢?

我恐怕把意思搞錯了。

第二個我怕講的時候,會引起其他兄弟姊妹不高興。

第三,講了對有些人,不但沒有益處,恐怕還有害處。

但是我們也不能不講,勉強要把〈血脈論〉講完才對!

〈血脈論〉是真正佛的心血脈,下面人家看了會更加不高興了。

 

竊見今時淺識,唯知事相為功,

廣費財寶,多傷水陸,妄營像塔,虛促人夫,

積木疊泥,圖青畫綠,傾心盡力,損己迷它;

未解慚愧,何曾覺知。

見有為則勤勤愛著,說無相,則兀兀如迷。

且貪現世之小樂,豈覺當來之大苦。

此之修學,徒自疲勞,背正歸邪,誑言獲福。

但能攝心內照,覺觀常明;

絕三毒永使銷亡,

閉六賊不令侵擾;

自然恆沙功德,種種莊嚴,無數法門,一一成就。

超凡證聖,目擊非遙。

悟在須臾,何煩皓首?

真門幽秘,寧可具陳?

略述觀心,詳其少分。」

現在有一些對佛教認識非常浮淺,只知道起廟,作法會,供奉舍利塔,

「廣費財寶」把眾生辛辛苦苦賺來的錢,用到沒有用的事上去。

「多傷水陸,妄營像塔」你造一個大佛,我造一個比你還要大,

再造一個更超大……你造一個一百萬的寺院,我造一個一千萬的,

你就造一億,我再造20億;你造20億,我造50億,

變成了造佛寺比賽,造大佛比賽,

「虛促人夫」把眾生的人力都浪費到沒有用的東西。

「積木疊泥,圖青畫綠,傾心盡力,損己迷它。」

自己不知道佛的道理,還要去迷它,

「未解慚愧」我的臉上一點慚愧心都沒有,以為是應該這樣。

「何曾覺知,見有為,則勤勤愛著;

說無相,則兀兀如迷。

且貪現世之小樂,豈覺當來之大苦。」

所以我講我不能講,我講了許多人都要來找我了。

「此之修學,徒自疲勞,背正歸邪,誑言獲福。」

還要欺騙人家,這個可以種福,

「但能攝心內照,覺觀常明,絕三毒永使銷亡,閉六賊,不令侵擾。」

你如果知道你的心是出世之門,是解脫之關鍵,那你修行很快就會修到。

如果你不知道打開你的心關,不知你的門戶在那裡,

你修行,頭先講過那些師父講的不是不對,不是不可以跟他去做,

你不過是走一條曲路,走了幾十年,白白辛苦一場,沒有人直指你的心。

「自然恒沙功德,種種莊嚴無數法門,

一一成就超凡證聖,目擊非遙,悟在須臾,何煩皓首。」

很多人三十年,四十年也寫了很多書本,

研究來,研究去頭髮也都白了,

「皓首窮經」最後都沒有找到一條路,其實佛並不要人這樣的。

「真門幽祕,寧可具陳,略述觀心,詳其少分。」

再下邊是多出的那部份是在〈血脈論〉裡邊,我們到〈血脈論〉再講,

我們迴向之後,我們要為琇真師姊的婆婆唸一遍《心經》,

迴向她往生佛國淨土,謝謝大家!

 

迴向: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紫微學堂章真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