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誠意伯文集》天說 上


或曰:「天之降禍福於人也,有諸?」
曰:「否。天烏能降禍福於人哉!
好善而惡惡,天之心也,
福善而禍惡,天之道也。
為善者不必福,
為惡者不必禍,
天之心違矣。
使天能降禍福於人也,而豈自戾其心以窮其道哉?
天之不能降禍福於人亦明矣。」



曰:「然則禍福誰所為與?」
曰:「氣也。」



曰:「氣也者,孜孜焉為之與?」
曰:「否。氣有陰陽,邪正分焉。
陰陽交錯,邪正互勝,其行無方,其至無常,
物之遭之,禍福形焉,非氣有心於為之也。
是故
朝菌得濕而生,日晞陽而死;
靡草得寒而生,見暑而死;
非氣有心於生死之也,生於其所相得,而死於其所不相得也。
是故
正氣福善而禍惡,
邪氣禍善而福惡,
善惡成於人,
而禍福從其所遇,氣有所偏勝,人不能禦也。」



曰:「然則天聽於氣乎?」
曰:「否。天之質,茫茫然氣也;
而理為其心,渾渾乎惟善也。
善不能自行,載於氣以行;
氣生物而淫於物,於是乎有邪焉,非天之所欲也。
人也者,天之子也。
假於氣以生之,則亦以理為其心。
氣之邪也而理為其所勝,於是乎有惡人焉,非天之欲生之也。」



曰:「然則天果聽於氣矣。」
曰:「否。天之氣本正,邪氣雖行於一時,必有復焉。
故氣之正者,謂之元氣。
元氣未嘗有息也,故其復也可期,則生於邪者亦不能以自容焉,秦政王莽是已。」



曰:「蹠之壽,操懿之得其志,而子孫享之,豈天之有所私耶?」
曰:「氣之復有遲有速。
而人之生也不久,故為惡之人,
或當其身而受罰,或卒享福祿而無害。
當其身而受罰者,先逢其復者也;
享福祿而無害者,始終乎其氣者也。


故見禍福而謂之天降於人者,非也;
氣未復而以禍福責於天,亦非也。
不怨天,不尤人,修身以俟,惟知天者能之!」


 


《誠意伯文集》天說 下


或曰:「天災流行,陰陽舛訛,天以之警於人與?」
曰:「否。天以氣為質,氣失其平則變。
是故風雨雷電晦明寒暑者,
天之喘汗呼噓動息啟閉收發也。
氣行而通,則陰陽和,律呂正,萬物並育,五位時若,天之得其常也。
氣行而壅,壅則激,激則變,變而後病生焉。」



曰:「然則人勝天與?」
曰:「天有所不能而人能之,此人之所以配天地為三也。」



曰:「書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非與?」
曰:「此天之本心也。
而天有所不能,病於氣也,惟聖人能救之。
是故聖人猶良醫也。
朱均不肖,堯舜醫而瘳之。
桀紂暴虐,湯武又醫而瘳之。」



曰:「然則元氣息矣乎?」
曰:「有元氣乃有天地,天地有壞,元氣不息,
堯舜湯武立其法,孔子傳其方,方與法不泯也。
有善醫者舉而行之,元氣復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紫微學堂章真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