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吉祥師子作〈心經密咒道釋〉交給遍照護阿闍梨,
若藏王赤松德贊於修學有相法(儀式、儀軌等)而起自慢時,當以此論授予藏王及其子。
今之學密者偏好收集有相法,到老徒嘆一生。
何不專研《心經》等空性法門以修證之!
今見大圓滿談體性本自圓滿,心性無缺。
完全無關於肉體之外相。故知慈悲自利利他之心,得臻無上道也。
千百年來懂漢字的信眾每天都會唸唸、背背唐玄奘大師翻譯的《心經》幾遍,以求得功德。哪知道《心經》被簡化了許多,完整的般若波羅蜜多修證心要,變成順口溜而已,
誰曾真正想去理解《心經》的內義或如何修行證果?
何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誰曾仔細探究過?
還有古人喜歡將儒家思想雜入來解說《心經》的,更令人迷糊了。
《心經》是「般若部」全部的精華所在,
也是本劫來娑婆世界應化的釋迦佛講說般若法門全部的心要hṛdaya。
陀羅尼就是總持,因為《心經》總持了般若法門的內義,
所以是陀羅尼,也是經。
常見的《心經》被玄奘大師去頭去尾,因此比較好背誦。
可是不完整的經文,卻將釋迦佛的原意抹去了。
我們俗稱《心經》的心(要)hṛdaya,和菩提心的心citta(heart)是不同的。
citta是凡夫精神意念的主宰,也是輪迴、涅槃之所依。
並不是《心經》結尾提到的梵文
「iti 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ṃ samāptam」的心(要)hṛdaya,
《心經》結尾的漢文意思是「此說般若波羅蜜多心要圓滿」而同屬此教法的其他不同版本,則有的同時歸為般若類和陀羅尼、真言類,
如「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dhāraṇī;prajñā-pāramitā-nāma-dhāraṇī」。
所以此《心經》心要陀羅尼才有對於般若波羅蜜多(智慧到彼岸)有總持、能持不失的意義。
釋迦佛一再叮嚀壽命具足舍利子要「依」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所關照的過程,
實修「深妙般若波羅蜜多」而證悟。
應如是行,如是修習,如是一切如來亦皆隨喜。
可是我們都是唸口簧一般唸了一生,完全不知道《心經》說的修正內義所在。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caryawang/permalink/2329512490488659/
若藏王赤松德贊於修學有相法(儀式、儀軌等)而起自慢時,當以此論授予藏王及其子。
今之學密者偏好收集有相法,到老徒嘆一生。
何不專研《心經》等空性法門以修證之!
今見大圓滿談體性本自圓滿,心性無缺。
完全無關於肉體之外相。故知慈悲自利利他之心,得臻無上道也。
千百年來懂漢字的信眾每天都會唸唸、背背唐玄奘大師翻譯的《心經》幾遍,以求得功德。哪知道《心經》被簡化了許多,完整的般若波羅蜜多修證心要,變成順口溜而已,
誰曾真正想去理解《心經》的內義或如何修行證果?
何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誰曾仔細探究過?
還有古人喜歡將儒家思想雜入來解說《心經》的,更令人迷糊了。
《心經》是「般若部」全部的精華所在,
也是本劫來娑婆世界應化的釋迦佛講說般若法門全部的心要hṛdaya。
陀羅尼就是總持,因為《心經》總持了般若法門的內義,
所以是陀羅尼,也是經。
常見的《心經》被玄奘大師去頭去尾,因此比較好背誦。
可是不完整的經文,卻將釋迦佛的原意抹去了。
我們俗稱《心經》的心(要)hṛdaya,和菩提心的心citta(heart)是不同的。
citta是凡夫精神意念的主宰,也是輪迴、涅槃之所依。
並不是《心經》結尾提到的梵文
「iti 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ṃ samāptam」的心(要)hṛdaya,
《心經》結尾的漢文意思是「此說般若波羅蜜多心要圓滿」而同屬此教法的其他不同版本,則有的同時歸為般若類和陀羅尼、真言類,
如「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dhāraṇī;prajñā-pāramitā-nāma-dhāraṇī」。
所以此《心經》心要陀羅尼才有對於般若波羅蜜多(智慧到彼岸)有總持、能持不失的意義。
釋迦佛一再叮嚀壽命具足舍利子要「依」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所關照的過程,
實修「深妙般若波羅蜜多」而證悟。
應如是行,如是修習,如是一切如來亦皆隨喜。
可是我們都是唸口簧一般唸了一生,完全不知道《心經》說的修正內義所在。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caryawang/permalink/2329512490488659/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