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不知名網路好文03_斗数典籍


《斗数典籍》

有人说,杂志是社会现象的测风仪,
当一个社会某类型事件、现象特别明显、流行时,
杂志或多或少都会辟大篇幅予以讨论。
七十五年的哈雷效应,使报导命学的报章杂志陆续出笼,
过去如台湾新闻报的「命理专栏」、民族晚报的「紫微天地」等,
现在如连载于中国时报的「命与运」等,
杂志则有「中华易学」、「命与运」、「天心」、「龙在田」、
「命相天地」、「紫微天地」月刊等数种,
除了一些五术学会、大专院校的五术社团相继成立之外,
命相馆更是雨后春笋般充斥台湾每个角落,
再加上五术书籍的风行,据说当时仅次于色情书籍,
名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二( 第三是升学求职的参考书 ),
其中以紫微斗数的书最多,也最流行。
当我们驻足街坊的书店里,
不难看到约有两百本左右的斗数书籍陈列书架上,
书虽然很多,但读坊间的斗数坊本是一件极令人「疲劳」的事。
学斗数的第一难关是文献资料的可靠性不容易辨认,
真作同伪作混杂一起,错简错字掺杂其中,
加之书中内容经常是模棱两可、语焉不详或说而不明,
不然就是说明时,大多陷入术语解释术语的巢臼,
掉进理论解释理论的瓶颈,满篇尽是「行话」、「神话」。


即使是向来都被尊为古代斗数巨献,
如《紫微斗数全书》( 有集文版和竹林版 )、
《十八飞星策天紫微斗数全集》、《斗数宣微》等,亦无法摆脱这种梦餍。
使一般有心接触这方面知识的人,也只有望「书」兴叹了。
命理必须以一种整体观、动态观来学习。
目前造成学习兴趣缺缺的另一主凶是内容结构分配重复失调,
又章节不分,缺乏有秩的系统与门径。


斗数是研究「变」的学问,星性不仅是不随境转,也不随物转的,
但星情就像人的情绪一样是会随时空而变。
所以不能单靠死背诸星性情,
必须了解斗数的来龙去脉,理出一个头绪来,
才能有深刻体悟,也才能随机应变。
因此,
在学习上应该首重建立前后连贯的整体性观念,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真正懂得命理的人,他已经明白生命的意义,
彻见万物递变的道理,应不致执着在知解上,
亦难以吞咽作者猛炒古人阴阳五行与之乎者也的陈饭。
如果在研究斗数之前,对典籍今书的内容与类别不了解的话,
初习者是很难下手的。
我们试着从书目分类的角度来拼组一张完整的斗数结构图案,
再从作者取向来了解目前斗数所走的方向和所用的文体。
大致归类,内容不外可分为:
不传秘籍、
典籍及其翻版、
典籍评注、
命谱汇集、
观念新诠、
疑难研究、
实例演练、
批判评论、
漫谈杂论、
教学讲义
等十类。
在研探各类斗数的方向,有铸造新的观念、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寻觅新的技术、架构新的体系、发现新的义蕴;
有迎合群众口味的,也有提供实用价值的,可谓各取所需,各尽所能。
兹逐类缕列如下,提供初学者选读斗数书籍的参考数据。


【不传秘籍】
中国人出书总是喜欢标榜着「珍本」、「秘本」、「孤本」,
不消说,这是文化商人促销的手法,
也足见中国人很迷恋「秘」字,药吃秘方,书看秘籍。
所谓「秘籍」者,即最高机密的文字记载,
原著者的处理方式大都会将它「密码化」,
所以笔者认为真正的秘籍,采用密码和暗语写成的成份相当高。
正如一般所称的「有字天书」,让不明究底的人看了会得「便秘」。
造物者创造了第二十三对染色体上的遗传密码,
使地球上的两性关系成为一个宇宙级的谜题。


在五术的领域里同样也有谜题,且与基因有极密切关系,玄机系于考六亲,
那就是守密最紧口的「铁板神数」,称得上「不传密笈」或「有字天书」。
神数的「遗传密码」是否取至人类的基因「盗版」﹖
我想连制作人邵康节( 相传为此人所创 )也莫宰羊。
不过它一万二千条签文的推算公式倒是不乏有人知道其中的密码和暗语,
譬如在条文编号用密码取代,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0,
分别以甲丙戊庚壬乙丁己辛癸代之,这种编码在情报学上也有;
在论断类别则用暗语取代,
如「兄弟不和」是「比水火爻」,
「父母双全」是「日月并明卦」,
「过房」是「寸方」等,
能够领会出字里行间的「窍」与「诀」来,还真需要靠一点运气什么的。


【典籍( 手抄本 )及其编译版( 印刷本 )】
《十八飞星策天紫微斗数全集》、《斗数宣微》、《紫微斗数全书》等
这些古代流传有数的斗数典籍,已拥有为数无法估计的读者。
虽然它是最早的几本斗数启蒙书,
但据笔者所知,看这类典籍的人,很少不陷入泥棹的,
最主要的祸首是皆非最先手抄本,
只不过是后人根据自己迂腐而泥古的「土法」来修正及增补的「膺品」,
如后者即是明朝嘉靖年间,为罗洪先进士所辑和编译,
实非古代真正的斗数原版书,故有数种版本发行。


但这些典籍之所以能成为后世人遵循之「圣经」,而源远流长至今,
或许源自仍留有许多问题可让一群研究者来「伤脑筋」及「急转弯」;
至于今人抄录典籍者无非在古本重新标校,
加入现代人熟悉的标点符号,再增添注释和白话翻译。
这样厚重的斗数书籍有《插图白话紫微斗数》等,
只对术语作简单的介绍,并陈述星情的特性。
既然是抄录,当然不难看到「纯属雷同的章节」,
如具有北派特色的书籍有:
飞星山人编着的《十八飞星紫微斗数秘仪》、
蔡明宏所著的《华山钦天四化紫微斗数飞星秘仪》
与李达威所写的《九九紫微斗数秘仪》、
徐曾生的《紫微探真》,
其中有不少的内容几近相同。


而具有南派特色的书籍有:
陈希夷的《十八飞星策天紫微斗数》、
张耀文所写的《紫薇斗数阐微评注》
等其中大部份内容也几近相同。


【典籍评注】
大多数人学习命理几乎都是经由坊间命理书籍自修
或是经由师徒式的承袭习得,但仍有直接品味典籍的必要。
可是,面对非中文系出身的人,
与古代艰深文言必然有所隔阂又要怎么去耐心地接触呢﹖
最好的导引是看古今典籍注说,
把古代的词汇解说为现代的词汇,最能帮助读者入门,
而明清以后道家所尊的南宗七祖--
南宋的白玉蟾,是评注斗数典籍的第一人,
如〈聂要六问断〉、〈玉蟾发微论〉等。
实际上,被尊为古代命学巨献的
《紫微斗数全书》、《十八飞星策天紫微斗数全集》、《斗数宣微》,
古来注说,有数百篇,只是隐姓埋名居大多数罢了;
今之为它评鉴和注说的人亦不乏其人,
如《斗数宣微现代评注》、《紫微斗数全集现代评注》、
《紫薇阐微录评注》、《紫微斗数教室--高级课程》等都是,
但是评注奥义因时、因地制宜的,
如何更精确新锐的诠释,充分表达出理论的术语而不致于超突了常识的层次,
理念是否完备,是否得到共识,惟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实验与印证。
古代斗数赋文都带点艰深、有些杂碎、也片片断断,
有些人的著作不但没有好好尽到「菁华」、「白话」的翻译之责,
反而将其肢离一翻,从四库全书的古书堆中再抄出更多的古文来,
例如以赋文批注为主要内容的《紫微堂奥》十大卷等都属这类「加工品」,
决非一般人所能领教,也就读它半遍,岂不厌「卷」了。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772751246289352/permalink/202183136138133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紫微學堂章真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