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是什麼?》 圓玄宗弟子 圓智 撰寫 2010.11.05


常常遇到友人會這麼說:我皈依了!

但是問他為什麼皈依?或是皈依是什麼?却是很少人可以回答的!

有很多人對於皈依,抱持著很嚴重的我見,為什麼有這麼嚴重的我見呢?

這些我見,其實完全來自於"道聽塗說""人云亦云",
即便是已經皈依的人,還有許多人是迷迷糊糊的,這樣~還算是好的!

更慘的是~甚至有人完全沒有正確的觀念!

更有的人喜歡搞得神神秘秘的!如果不夠神秘,還不足以吸引他來參加哩!

從已皈依者的"不知道",再到已皈依者觀念的不正確,或者又再加上一些神秘作風,
這些種種都對於佛法的宣揚都是很不利的!
即便今天的資訊如此發達,我們仍然感受到,對於佛法的宣揚仍舊那般不利,
皈依者還是那麼樣的"迷信"和"民俗化"!

反觀基督教為什麼很容易在異地國家,尤其是落後地區,能夠如此快速的宣揚,就是因為祂夠直接了當、簡單明瞭,其實這樣的作法才是讓人容易親近,並且"依循"的!
回過頭再看看我們台灣的宗教,兩相比較之下,就是顯得那麼的異常!
讓許多有心想學佛的人、有心了解佛的人却步,不知該如何是從!
這真是令人惋惜,感嘆萬分啊!



其實皈依很簡單,難在於"實踐"!
皈依可以立時立地、當下馬上,重點只在於發心,發自內心"心誠意悅"的皈依,
在佛陀剛開始收入弟子時,其皈依弟子
也只是僅僅以口唸:我將"誓願"皈依佛!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重點就在"誓願"、"皈依",誓願就是發心!

後來佛陀的弟子增加了,佛陀的弟子又有弟子了!
僧眾實在越來越多了,為了方便管理,才逐漸演化出"皈依儀軌",
這樣的儀軌形式,其實就像我們要去上學了,總要先完成註冊、報到,接
著還有"開學典禮"、"校長訓示",其實是一模一樣的意思!

但是有的人就會以為取得入學資格,就一定會畢業!
就好像今天我去註冊報到了,也參加了開學典禮了,就以為是某某校學生了,
但是開學後卻常常不見人影!

沒錯呀~我還是某某校學生!但是~我能畢得了業嗎?

我可能~永遠"只是"某某校學生!而不是某某校"畢業生"!

所以"皈依"不能就"只是"參加開學典禮這麼樣的簡單了~

不簡單~那難嗎?那難在哪裡?就難在"實踐"這件事!


那!要如何開始"實踐"呢?所以在"形式上"的皈依之後,就是要開始學習了!
要學習就涉及到"師承"的問題了!
在這裡所講的"師承",不是"派別"、"宗門"哪麼樣複雜的問題,
很單純就只是"尊師重道"的道理,就是這麼樣簡單的道理,
但道理雖簡單,要力行實踐就難囉!
尤其現在人只注重功利,親情倫理觀念已不如從前了,老師開口訓斥,還會遭到學生反駁,
有些還會有家長撐腰去告老師哩!

雖然,這在宗教團體之中,是不容易看見這樣的情形!
但是~依現在社會上的你我,有多少人,能夠真正作到"尊師重道"、"事師如父"啊!

所以"皈依",也是"尊敬"、"順服"、"跟隨"!

就因為有了"師承",相對的就有了"責任",老師有責任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
而學生就更有責任和義務來認真學習!
學習之後更要將老師傳授的、教導的,繼續用力傳承下去!
尤其我們所學的是佛法,是攸關生死輪迴的大事,更是不能,只是自己學會了,解脫了、證悟了,就不管別人的死活了!

所以"皈依",是"學習"、是"實踐"、是"責任"、是"負責",也是"傳承"、
是"延續"、是"教導"!


上述的種種,只是簡單說明"皈依",但不是用那麼簡單的"詞意"就能來詮釋完整意義,
其中的內容就必須細細的去品味、感受了!


下列則再將"皈依"來更確切的細分說明:

皈依有"形式上的皈依"、"觀念上的皈依"、"真實義的皈依"

"形式上的皈依",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不外乎~就是參加法會的皈依儀式,
形式上的皈依,在上述已經大致說明了,就像是要去上學一樣,要先報名、註冊、報到等形式,
在佛教儀式中,可以說是取得學習佛法的正式資格!
就像是基督教的"受洗"一樣,受洗禮完成後,就正式成為耶穌的門徒!
同樣的,你接受了皈依禮,你就是釋迦的弟子了!所以,有心學佛的人,都應該為自己尋求適當的機緣來正式"皈依"!不要再再流轉徬徨了!

所以"形式上的皈依",是"安止"、是"安定"、是"安住"!

"觀念上的皈依",大致可分為"拜佛者"和"學佛者",
兩者都有"信"的含意,卻是天南地北~差很大,
拜佛者的信是"信仰",學佛者的信是"信力"!
拜佛的信仰,大家都有所了解,就求平安、求富貴,這個就不再多去論述了!

既然說是"學佛",就是依循著佛陀所傳授、所教導的方向來前進,依循佛陀所教之法來學習,所以這個時候,學佛者就必須信任、信服於佛陀所說與所教,
並且確實依照佛陀所說所教來力行,絕對不可起懷疑之心!
如果說心生懷疑,那如何信佛呢?
所以"學佛者"既然選擇相信佛陀所說,力行佛陀所教,最怕的~就是信心不足了!
若是有駁雜心念起動,這個時候學佛者更應該依附、依止在佛、法之中,使其心念安住,並不斷的住持,使其心念不起,自然就可信力不斷,而可破疑!

所以"觀念上的皈依",是"信心"、是"信力、"、是"信服"、是"信任"、是"住持"!


"真實義的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即"皈依三寶"!

也是我們最常發願讚頌的"三皈依"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皈依佛",事實上有兩種意義:

第一種為"表相的佛"!
什麼是表相的佛呢?表相的佛就是我們最熟悉、認識的!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等等,就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諸佛菩薩!

那我們皈依佛幹嘛?
千萬不要將皈依佛,當作拜佛一樣,跟佛菩薩求東求西,求富貴還要包生子,別以為皈依佛,你就享有在危難苦痛的時候,佛菩薩會立即飛身下凡救你的優先權!
也不要以為皈依了佛,是佛弟子了,唸一唸幾句佛號,佛菩薩就有責任帶你極樂世界去!
別把極樂世界當成資源回收場,想要去就去,問問自己,佛所說的學了沒?佛所說的做了沒?
平常的功課認真用心了沒?你精進努力了沒?你的心清淨沒?
要去可以呀!先問問自己?請不要帶一顆又懶惰又骯髒的心,去把極樂世界汙染!
如果你覺得~你只是這樣唸唸佛、敲幾下鐘磐木魚,就夠資格去!
那請問~極樂世界跟我們現在的娑婆世界~有差別嗎?


所以~我們皈依佛,不是只想要去極樂世界!
我們皈依佛,是因為我們要效法學習,並且奉行諸佛的法性,起大悲心,度脫眾生和自己,讓自己即世成佛!
但是~這~這麼宏大的心願,我們凡夫俗子這般般的能力,要如何能辦到?!怎麼能辦到?!
要聽答案嗎?~答案是~難!真的很難!

什麼!~真的很難喔!那還是算了吧!幹嘛浪費時間哩!
假如~你現在是這麼想的!那肯定、一定就難了!因為你連心願都捨不得發起,就馬上打退堂鼓了,如果說~連救度你自己都像是這樣子態度,一點願力都沒有!就算去極樂世界跟去便利商店一樣方便,你可能都不會去喔!也不能到達的!

就是因為難,所以佛陀才告訴我們方法,留下了八萬四千法門,教導我們該如何一步一步的讓自性起用,讓大悲心起!
你好歹~總要先聽一聽這些方法,才去思考難不難吧!
而不是~只聽到難,就直接思考要不要作!
所以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心態,就直接把佛法抗拒在外!真的很可惜也很可憐啊!

當然也有的人會想,這麼困難的事,就交給佛菩薩來處理就好了!

其實~有這樣的想法也不能算是錯!但是這樣的想法絕對是不健康、不健全的!
如果你是這種想法,在佛法的學習之路是絕對不會有所成就的!

但也請不要忘了,如果你也能認定你就是佛!最少你也知道眾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
就請你將佛性願力慢慢的培養起來吧!

這有點像是~都是第一次結婚的一對新婚夫妻,對於要不要生養小孩的想法感受!
當然你可以選擇不生養小孩,這樣~你就沒有所謂的困難啦!
但是你也永遠感受不到,親子在一起生活與互動的美妙!

好!如果你選擇要生,那你就不能將生小孩這件事,交給別人來幫你來處理,幫你生小孩!

好!你~真那麼厲害,願意有人幫你生小孩,那你總是要養吧!

如果這個時候,你連養小孩的過程都可以再省略,而能有小孩,而且小孩也真的把你當作他的親生爸爸、媽媽來看待!

真是能這樣!!
哇!那你~可了不起囉!這樣你已經具備菩薩慈悲心腸了!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你不是去領養,就是受人託孤,或者是育幼院的愛心爸爸媽媽,你的付出將別人的小孩視如己出,如果你真的能這樣作,在未來成就之路必定可期,因為你~天生就具有慈心,絕對可以去面對眾生的苦,並且幫助眾生的苦!請繼續加油!!

(請不要問乾兒子乾女兒算不算在內,答案是不算,乾兒子、乾女兒不在此例之中!
 此例,指的是~真的如同親子關係!)

(如果說~你的小孩,不是你們夫妻兩人所生,也不是託孤又不是領養,你又不是育幼院的愛心爸爸媽媽,或是愛心奉獻付出之類的!但是~仍然有人叫你爸爸、媽媽,那表示你得好好懺悔反省囉!你要反省你的感情怎麼了!對這個小孩付出照顧了嗎?)

好!那決定要生,那你就要會去養小孩、教小孩,天底沒有一對父母,天生就具有當爸爸媽媽的能力,小孩一生下來就會養、就會教,一定也是透過種種的學習,才開始駕輕就熟的!
生了小孩以後,你不能說~我不會養小孩就把小孩丟掉,不要了,不養了!這個不用說,絕對是不對的!

現在舉這個例子,是以正常的環境來舉例說明,
請各位停止各種想像,不要再加上~啊,我就沒錢養小孩!啊,我家就女孩子太多!
啊,我就怎樣怎樣的,等等種種因素!
現在講的是舉例說明,是以一對夫妻要不要養小孩來比喻,而不是拿你們自身遭遇來說明!

通常講到養小孩,家長的苦水就一堆,接著就沒完沒了~了!

在這邊,我用生養小孩作比喻!
生養小孩,生就是發心、希望,養就是培育、學習,小孩指的就是責任與成果!
生養小孩指的是如何去發心培育你的佛果!有一句話這樣說:『要怎樣收獲,先怎麼栽』!
學佛就是這樣,不能~你只想要成就,卻不願意付出啊!

所以,我們希望能像諸佛菩薩一樣,有這樣健全的身心靈!這樣的圓滿!這樣的慈悲!這樣的宏願!都是必須靠學習,並且去一步一步的實踐,佛也不是一出生,就會說法渡人,一切都是必須透過學習的!
問題是,在於你~能不能拿出你的心量來,並且願意"承諾",承諾盡心盡力!
是不是願意救度自己!是不是願意發心學習!你真的願意了嗎?!
這就是"皈依"啊~

我在這邊再舉一個更簡單的例子,我們常看電視或有參與過親朋好友的教堂婚禮,牧師都會再次詢問新郎、新娘,你"願意"一生一世與你的另一半共度一生,並愛護他、照顧他‧‧‧等等類似宣誓詞,這個"願意"就是"皈依"啊!皈依於你的另一半,雖然你不一定能夠保證你們婚姻一定能夠白頭到老,但是你一定要拿出這樣的心量出來啊!如果你連最基本的承諾~我"願意"的!都不去付出實現出來,那你覺得這個婚還要結嗎?不是沒有必要了嗎?因為意義質已經不在了,所以學佛一定要皈依,就是你要願意啊,這是心量的問題!而不是難不難的問題!


佛絕對不會說~啊!你又作不到,所以你不要來學了!

佛也絕對不會說,你那麼笨,你回去好了啦!

佛更不會說,你學習的成績那麼差,我要處罰你!

佛只會說,善男子善女人,你們用心沒?一定要好好用心,必定有所成就!

所以皈依佛,起大悲心、發宏願,絕對是你心量的問題?而不是能不能的問題?

所以"皈依"是"信力"、也是"願力"、是"心量"、也是"心願"!


第二種"理義的佛"!
皈依於覺性、皈依於空性、皈依於自性,即所謂的~皈依於佛性,在此處的"佛"指的是覺者,指的是自性,相信自身即是佛,佛即是自身,那如何讓自己覺醒並證悟呢?
唯一的方式就是"皈依",別無他法!

『心外求法,即為非法』,即是"皈依"!


"皈依法",法即是自然運行的真理,法性即是本來面目,就像太陽東起西落,四季冬冷夏熱等等,宇宙萬物的運行自然有其不變的法則,人也是在於其不變的法則之中,所以人的生活就應該依照這樣不變的自然法則去依循它,而不是去改變它!
但是很可惜,人的科技越發達,知識越是先進却越是沒有智慧!

法也包含了你我本來清靜自性,這些種種的自然現象,以及種種生物生命現象,還有更多不可言說以及未知的空間、這些種種可見與不可見等等,皆是法,我們也可稱之為『法界』,因為諸佛明白,法界空性,諸法如一,故佛與法亦如一,佛即是法,法即是佛、佛是體,法是用。

確實要很明白的說清楚"法",不是那麼簡單的!
比如說剛剛我們所說的"不變的法則"它是不變的,但其中有沒有"變"?有變~日換星移即是變,太陽東起西落也是變!
尤其是在自性上的法,更是難以直接以字句來明述,但是我們仍然要明確的告訴大家,只好用最簡單字句,去解說來依循,即三皈依中~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法"是一切已知未知,我們要去了解法,運用法,依循法,
所以法如一切知識,法為一切現象,順從法,學習法。


"皈依僧",僧是清淨自心奉行努力實踐於佛、法的人,我們最明白清楚的就是比丘、比丘尼等僧眾了,但僧之本意,除了僧眾之外,也包括了確實實修的在家居士等修行者,因為僧是依循著佛陀所教、所指引,即覺者之路來奉行實踐的人,故僧在經驗、資歷上絕對都優於一般學佛者,因此僧也具備了教導之意、傳授之意,也有師資之意,當然在佛教或者其他所有的宗教之中,要能成為一位教導師或教授師,是要具備資歷以及上師所認可的!
但是在這邊指的僧,會比較廣義,凡是奉行佛陀所說的實修之人,不論出家或是在家,都是極度樂意告訴你、指導你、指引你的!
而皈依僧就是要你抱持感恩之心,感謝這些奉行於覺者之路的先行者,陸陸續續的來為我們明確的指導,所以我們要尊敬僧,並且依循於僧的教導,即是皈依僧。


在上述的佛、法、僧三寶,本來就是"體"、"相"、"用"一體沒有分別的!

何謂"體"、"相"、"用",
現在用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解釋,這一枚銅板,我們稱呼為錢!
怎麼樣用錢?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不管是買東西,存撲滿,許願池許願,它可以有很不同的用法,簡單的說這就是"用"!
這一枚銅板,你看到字那面,我看到大頭,它有分別嗎?有分別、沒分別都對!
它有分別就是"相",就是你所看到的!
它沒分別就是"體",不論它是字,還是大頭,它就是錢!這就是"體"!

但它真的是錢嗎?
不一定!把這枚銅板給一個兩歲的小朋友,它可以磨牙、當玩具、甚至把它吞了!
同樣道理,把這枚銅板給未開發地區的土著,它可能延生出更多的用途,所以,當在這樣的情形下,錢是錢嗎?
所以,我們常常聽到『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這句話,也是同樣的道理!好好的想一想?
它只不過是"體"、"相"、"用"不同的演繹而已,它的本質仍然是沒有改變的!

因此,三寶即是"一",三皈依也是"三歸一"!所以"皈依"即是"歸一"!
如果要非常清楚的詳述,實在很難在這樣短短的時間內,來去詳盡明白的敘述清楚,現在只能讓大家有一點點概念而已,希望大家,能先去確實了解何謂"佛"、"法"、"僧"之後,並且細細的品味咀嚼,很快的,就能有很清楚的概念了!


這邊有另外一皈依偈,相信可以幫助大家,容易很明確的去感受!

皈依佛,回歸無限一體,永恆依止!

皈依法,恢復本淨念行,永恆依順!

皈依僧,踐履覺道行持,永恆依循!

皈依上師,融入慧命法脉,永恆依怙!

我們再與三皈依來相對應一下: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在這兩偈中,我們很明確的看到,除了皈依佛、法、僧之外,其中還多了皈依上師這一句,
其實這可以說是皈依僧的進階版,在前面我們已經說明了,僧有傳授、教導之意,就像是在學校一樣,學校有那麼多的老師,我們都是叫老師,但為了明確稱呼"負責教導你"或這個班級的老師,那我們會稱呼為導師了!
同樣的,哪麼多的僧眾,我們都會稱呼師父!
而直接教導我、傳授我~的師父,就像導師一樣有個專屬稱呼,我們會稱呼為上師,
上師就是直接教導、傳授你覺者之路、傳授你佛法的師父!

當然!有時候我們也會聽到某某上師,這個時候上師的含意,是傾向於尊稱具有高德量或是具有位階的法師,就好像是師父(僧眾)的師父一樣,所以上師之意,具有很強烈的直接傳承之意!

為什麼佛教這麼講究"傳承"?
佛教講究傳承,就如剛剛所說的,並不是要去分什麼派別,分什麼宗門的,
佛教所講的傳承,就只是要告訴弟子們~凡是佛弟子都必須肩負起傳法之責任,必須一代傳一代傳承教導下去,不能使法中斷、流失!就是這麼簡單!

但是~通常愈簡單的事,愈是困難!大家是否想過,為什麼很多愈簡單的事,愈是困難?!
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代愈進步,誘惑愈多,聽聞佛法的機會就愈少了!
現在的人基本上已經與佛法漸行漸遠了!甚至已經迷失而不自知!
所以,我們看到現代人表面上活的很充實,有那麼多新鮮、新奇、好玩的,讓大家樂此不疲!
但是內心之中是真快樂嗎?內心何嘗不是無比的空虛、空洞,充滿了恐懼、不安與疑惑!
而這些種種正是讓我們流轉生死的癥結!

其實,佛陀很早之前就發現,如何讓我們活的自在的方法,並且也無私的教給大家了!
也因為佛陀無私的教導,所以有眾多的佛弟子,也就開始有了傳承,得以讓大家,今天仍然能夠學習佛法!

問題是你真的開始學習了嗎?
如果說,你只是念念經、打開電視聽聽講經,你就認為你已經開始學習了!
沒錯~這樣也是善根啦!但如果要說這樣的作法是對,可就不能這麼講囉!
如果只有這樣的作法,是完全正確的,那現在媒體資訊那麼發達,為什麼,不見有人證悟哩?
為什麼,大家還在這裡流轉生死哩?
所以佛法的學習,絕對不是你聽聽講經、念一念經就是學習了!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實踐、要實修!

要實踐實修,我們惟一的方法,就必須依賴上師的指導了!
所以,不論你是皈依了,還是~還沒皈依!你都必須去尋找你的上師,祈請你的上師快快幫你解說真實義,教導你、指導你!
因為佛法的成就是一定要上師教導指引的,有的人會自認為是聰明絕頂,甚至我們大家也一致認定,你就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曠世奇才,如果說,真要只憑經典就證悟成就,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即使六祖慧能祖師天生資質,不識文字,仍須上師驗證指引,再比如佛陀尚未覺悟成佛時,不也是四處尋師求法,如果佛陀,沒有這些的求法經歷和學習,佛陀光靠閉門造車的自修,就能菩提樹下悟道嗎?!
再比如諸多佛典中,也多有諸多菩薩或者是大阿羅漢相互請益問法,連菩薩和大阿羅漢這樣境界的修為,也仍然有未通達的疑惑,難道,你能比這些大菩薩或大阿羅漢的更具資質嘛?!
很難吧!即便是轉世的現世活佛,也仍然有上師在指導的!你真能靠佛陀的傳世經典來證悟嗎?


所以!既然發心學佛,就要趕快尋找上師,為你來教導、來指引!

那~你又會問我,要去哪裡尋找我的上師呢?這個~我沒辦法告訴你!
惟一我能夠告訴你的,就是一切皆為"因緣",你要真是發心,自然而然就會找到你的授業上師了,有的人很快的就能找到上師,有的人幾乎跑了一個地球,有的人甚至花了十數年,也有的人花了那麼時間、跑了那麼多路程,突然一回頭,原來就在你身邊!為什麼一直沒有發現呢?
一切皆為"因緣",因為因緣沒有成熟啊!
又舉例,心中有位心儀的上師,幾番拜訪求師,不是閉關就是出國說法,連面都見不上一面,
這就是"因緣"!
還有終於見上面,但上師也老了,不能不收徒弟了,這也是"因緣"!

所以,相較之下,皈依上師就特別凸顯的重要了!
皈依上師~也不是說你求就會有,但是,真發心求師就一定有!
如果說,你抱持著既然是"因緣",那就等吧!那我只能說,那就慢慢等吧!
因為你不把這個求師的種子種下,它要如何發芽,甚至結果呢?!
所以,大家如果希望尋求一位上師,來教導你指引你,現在當下就要即刻發心,希望能以我的認真、以我的誠心,讓我尋師的這個果來快快成熟吧!

有的人,又會問說,那我皈依這位上師可不可再皈依其他上師?!
這是可以的!但是,這個時候你是什麼心態,是很重要的!

第一、你的皈依上師永遠都是你的皈依上師,絕對不可以在皈依其他上師之後,而不承認你的授業上師,甚至在態度認為我的上師能力根本不如我,或者上師的行為與德性上有所缺失而心生嫌惡,甚至毀謗,既然皈依了上師就要如同,事奉親長一樣,感同如是父母所生,雖然不是每個父母都能用心於教育子女,甚至以身作則,也不是每個父母都能具有高雅氣質或有高尚的品德,你絕對不能,以父母無法達到你心目中的標準或者地位,就背離父母,甚至是毀謗父母,皈依上師亦是同此道理!

第二、再次的皈依上師,心態上一定要以~我要尋求、知曉更多的佛法知識以及法門為出發點!才來再次尋師拜師,絕對不可以以認為上師沒有能力!或認為上師會的我都會了,已經沒什麼好學了!亦或者認為上師藏私都不教我!等等種種背離觀念,來產生再次投師的行為!
你要了解,你能夠具足再次投師的能力,也是因為你的授業上師一點一滴的傳授,才能有此能力的,所以一定永遠感懷上師的恩典!這才是真皈依啊!


講到這裡,大致上將三皈依簡單的敘訴了,但這邊還有個觀念也是需要建立起來的!
雖然我們剛剛說三皈依是一體沒分別的,但是在"說法"上還是會以皈依佛為先,皈依法次之,皈依再次之!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這裡指的"說法"就只是"說詞"而已,就是在唸的時候或要講解的時候,的先後順序!

另外,還有"做法",這邊所謂的"做法"是指,依循說法的行為順序!

用最簡單的講法,我們唸三皈依時,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但是在實際的行為作用時,我們則必須先執行皈依僧、然後皈依法、最後才是皈依佛,為什麼是這樣?!
因為,我們不是天生就具足知識的,尤其佛法學習這條路上,所以的一切,一定是先藉由僧寶的能力來引領我們、教導我們,之後我們才能有知識進而了解法界,當法界一切通達知曉時,即為覺者,即佛!所以,行為做法上的順序是皈依僧、皈依法、皈依佛,這樣的順序!


最後,我們來談談為什麼無法皈依?為什麼有心卻無法去做?

很多人其實都有學佛的信念與願望,但是却遲遲不願皈依或者有所考慮就不想了!
其原因,大多在於無法信守五戒!或者是對於皈依以後不能吃肉,而有所顧忌!
如果真是因為這樣,而放棄皈依學佛,真的!實在是~太可惜了!

其實學佛或者是皈依以後,並有沒有說不能吃肉!你如果有這種,學佛就不能吃肉的觀念,你一定是人家跟你說什麼你就聽什麼,尤其是聽你的家人或朋友講的,
如果說,你是因為這樣而沒有去接觸佛法,那就太糟糕了、太可惜了!

現在你要知道~我們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不健全、充滿了迷信信仰的苦海裡!
這樣的問題,不是只有你才有的困擾,是很多人的困擾,而我當時也曾經是在這個苦海裡,迷失打轉的一個!所以,錯誤的迷信觀念,耽誤了我們多少寶貴歲月,就因為吃肉這件事!


其實佛陀在世時,是需要去乞食的,所吃的,都是佈施者施食什麼就吃什麼,是真正的不挑食!哪能說肉好像太多了,請你給我素菜好嗎?

但是,現在很多信仰者,吃著很"純"很"淨"的素食,一點點葷都不可以沾,執著在於葷素之間,如果那是在共修團體中生活還好,常常聽到有的人為了葷素,搞的朋友也不來往了,家庭的和樂也不再,更甚者,一個人的信仰,卻變成全家強迫性的素食,讓很多發育中的青少年,搞的營養失調,面黃肌瘦的,這完全失去理性,也與佛陀的所教相背離,佛陀只告訴我們要少吃肉,以避免過當不必要的殺生行為,如果能不吃就不吃,並沒有說完全不能吃肉呀!
結果~你不了解,也不願去了解,你說他也說,結果就變成佛教只是一個吃素教,甚至比誰吃的素,真是糟糕啊!就為一個葷素可以執著,可以爭執,這樣子~就已經不是佛陀所教了!

反正~這樣的錯誤也已經深植人心了,吃素對人也沒有大壞處,現在除了青年學子需要大量的營養,除此以外,現在我們大多數也都吃得太好了,所以,我們也不需要去跟人爭執葷素的問題!

你千萬不可以今天一聽我這樣講,就跑回家跟阿公阿嬤、爺爺奶奶、還是爸爸媽媽、公公婆婆們講,(講說"你們都不懂啦~人講什麼就聽什麼,不懂又裝懂,攏去給人騙騙去了啦!誰說拜佛一定要吃素,我今日仔上課講"邁可以吃肉啊!"直直叫我吃菜!我又不是兔子、牛羊啊!")(()是台語)
你回去,要是被人"摃"(打)!不要跑來跟我哭喔!~說!都是我說的!

都叫你不要去計較葷素問題,你還在爭什麼!
信不信~真的就有人,回家是這樣去爭、去辯!又把葷素問題,搞的家庭不和樂!
請記住~修行是從家裡開始!不是一定要去到寺院,還是有師兄師姐的地方,才叫修行啊!
就是很多師兄師姐都還不懂,就急著當起佛弟子,只聽一半就亂亂講、亂亂教,
你們一定要知道什麼是正確觀念,而不是迷信信仰,
在未來~各位都是佛弟子了,當知識、能力都具足了,就有責任肩負起傳承佛法的責任,
你們要教的、要講的,一定要是正確的觀念與知識,不能再將現在這種不正確的迷信知識,又再傳說下去啊!

今天會講吃肉的問題,並不是鼓勵大家吃肉,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們也應該當下就少吃肉,甚至就不吃肉了,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就好像我們讀書作學問一樣,剛上學就想考第一名,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的!吃素可以設定目標,一步一步來的!
我們可以就先跟著習俗,從初一十五開始,慢慢的調整加長時間和區段,學佛也是這樣啊!
除了上上根器的人,不然~絕對不可能叫你來學,你馬上就能開悟入佛境界了,就是因為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是這樣一再的流轉生死輪迴,迷失了自我,忘失了佛性!
所以我們才必須一步一步的如實學習並且實踐啊!這就是"修行"!不然你以為修行是什麼?
坐在那裏~被蚊子咬也不敢動一下,不是這樣子的!學習守戒,學習不執著~這就是"修行"!所以~千萬千萬不要只是因為吃肉這件事情,就讓你對於學習佛法產生卻步,甚至抗拒!
天下的至寶就在你眼前,你就因為"吃",就放棄了!太可惜啦~

另外,關於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不殺生和不偷盜這兩條戒律原則是很容易遵守的,但是又有人執著了,為了蚊子、蒼蠅、蟑螂猶疑了,如果這些蟲子是在野外或房子外,當然我們沒有殺牠的理由,但這些蟲子已經都在與你一起吃喝了,足以危害家人與人體健康了,更甚者,還會引發傳染疾病,如登革熱等,你是不是應該想辦法解決呢?
假使你真的不殺牠,是不是也應該想辦法誘捕,使之隔離哩?
結果為了守個殺戒,小孩子被咬的像紅豆冰一樣,還有因為登革熱,搞得一家人掛號住院去!

佛陀所訂下來的戒律,不是這樣子的,很多人不懂又不問,人家要告訴你,又沒耐心聽完,聽了前面,後面就自己想!真的!不是這樣子的啦!

你有聽過佛陀殺人的故事嗎?(要聽故事自己去找,這樣才能激發學習的動力!)

又比如不邪淫,只聽到邪淫兩個字,就直接說,啊~就是不可以"那個"啊~
喔!真是拜託喔!夫妻正常的性行為是敦倫,是倫理道德,
佛陀並沒有說夫妻間不可以有"那個",你不能把世界弄絕種了,
你家沒有香火傳宗接代,都怪罪給佛陀,"都是佛陀說的~不可以"那個"!
真的~有人信佛之後,完全不跟配偶"那個"!結果鬧著要離婚,家庭完全不和樂!
佛陀有這樣教你嗎?

邪淫兩個字懂不懂啊!
不能只聽到一個"淫"字,就是"那個",淫這個字,不能只就色情或那個來解釋,淫有過多之意,比如說淫雨,指的是說一直下雨下不停,就像梅雨季一樣,還有人解釋成"很色情的雨",請問一下什麼叫做"很色情的雨",還有浸淫,原意是指用功努力、陶醉在其中,真有人把它解釋成浸泡在淫水裡、浸泡在色情中,這~什麼跟什麼!真的很慘啊!
現在流行的火星文再加上沒有在教古文學、文言文,讓整個中國國學整個毀了!

佛陀所說的不邪淫,簡單的講,是指你~不可以出去外面跟人亂搞啦,就是"那個"啦!
其實,佛陀在訂下這個戒律時,是針對出家眾,尤其是阿羅漢來訂這個戒條的,當然,佛陀也希望在家眾,能夠來奉行,但不是禁止!
因為~在家眾過於頻繁的性行為,在精神上容易鬆散,在心態上容易沉迷而變成執著,這都不是好現象,這不是佛陀所樂見的!
結果哩!很多人把自己搞的~很糟糕!一副一看就覺得很變態的樣子!

其實這條戒律,還有很多的細項可以去談論的,我們就先拿"不飲酒"這一個戒律來一併說明,其實我們都知道適當的喝酒是有益健康的,也可以有助融洽氣氛,促進和樂氛圍的作用,但是過多就不好囉,過多就容易有爭執、有衝突、有衝動,等等不好的後果,過多就是"淫",過多也就是"貪"了!所以不邪淫也有過多之意,貪取的意思,並不是只有"那個"那件事而已!

其實,佛陀也不禁止喝酒,但是酒這東西呢!真的會做怪,很多人在喝之前,都能說,酒~小意思,絕對不能控制我!但是喝了之後呢!全不是那一回事!
所以,佛陀不希望他的弟子喝酒誤事、鬧事,在加上當時僧團日益龐大,有許多僧眾就常常因酒鬧事,所以才訂下這個戒條!而不是因為酒是壞東西才定下這戒條!

也有很多人是因為這個戒律,而不願皈依的,因為比如生意場所、家人、朋友生日、過年過節,總是要來上一兩杯,要守這戒律,不容易啊!
大概沒兩天就要破戒啦!那~還是不皈依的好!

第一、只要你不是酒鬼常常貪杯誤事,或者喝酒並不會對你產生誘惑困惱,又或者你不會因為喝酒而情緒崩潰、低落、失控!
你喝酒確實能夠完全自制,在適當場合、環境、與適當的人喝幾杯,在確實不會影響你的任何覺知的情況下,這樣子的喝酒,是可以喝少許的!~少許而已!
你不可以說你酒量好,啤酒半打,高粱一瓶,要學會不受物欲影響、控制,這也是"修行"啊!

第二、在上述同樣的條件下,而你又有喝酒的習慣或必要因素,如果你真的擔心,哪一天真的會喝Hi了,而破了戒!
其實,戒律是可以調整的,比如說你這時剛好要戒菸,你也可將不飲酒改成不吸菸,這樣可以讓你很容易戒菸喔!又或者你厭煩的了賭博,你也可以將不飲酒改成不賭博,這也很容易讓你戒賭的,但很重要一點還是~你有沒有皈依的心,如果你只是想藉由皈依來規範你,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你沒有皈依的心,你把佛像當了賣了都會!
你也可將不飲酒改成不吃檳榔等等,但是~你也不可以認為戒律可以任意任性調整,而大肆修改戒條,來完全符合你規避作惡!好讓你~可以喝酒打牌泡女人,這樣是完全沒用的!
如果要這樣子!搞一些金箍咒在自己身上再來抱怨,你倒不如繼續流轉生死去吧!
既然你還沒有決心想覺悟、想轉脫生死、想自在泰然~
那就等你準備好了,或者機緣到了!再說吧!


五戒之中真正最難守的,而且最容破戒的就是"不妄語"!通常破戒了~都還不知道!
像吃肉、喝酒、男歡女愛這些等等,你要做之前,都一定會有一個"緩衝時間",唉嗯!思考這樣有沒有犯戒啊~
但是要破不妄語的戒律,通常連思考都不用就直接破戒了!
為什麼這麼講呢?比如說,當有人指著你鼻子說:你就是沒用啦!了然啦!
很多人的直接反應就是~馬上反駁:不然你說說看我為什麼了然‧‧‧啪啦啪啦,後面呢就一堆無法收拾了!最後~啊,破戒了!
不然就是聽到旁邊同事講:你知不知昨天經理跟誰誰誰去‧‧‧,接著後面就換你講啦,啪啦啪啦!啊,破戒了!
不然~就是看電視,如果不是你跑進電視,不然就是電視的人跑出來!夭壽喔,啪啦啪啦看著電視一直罵!那種架勢~真的不輸演員,實在不當演員很可惜!
還有一種,就是看到電視新聞或者是政治時勢評論,厚~這個白毛的,又在黑白講,啪啦啪啦的‧‧‧後面又一堆!

老實講,我以前也常犯這樣的口業,所以~我現在能不看電視新聞就不看電視新聞,我不是要大家都不關心時事,而是現在新聞標題都下的很聳動,標題又亂下,斷章取義還會創造新的成語、新的名詞,看了就會生氣!
那生氣之後哩~那個境還是在那邊啊!
那~既然你知道會受這個境影響,為什麼還要去隨波起舞哩?
所以啊,你可以有選擇的看,看報紙也好,看網路也好,只要~不要讓你直接起煩惱就好了!

還有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當自己破了不妄語的戒,自己就是特別容易原諒自己,甚至再找理由~又啪啦啪啦‧‧‧,又再破一次戒!真的很奇怪!要注意啊!

下次,你們可以好好仔細觀察周遭的人,但是~請你們觀察,是要檢討自己,會不會有這樣的情形!不是要你們去觀察,然後去抓人家的包!~(厚!阿公你又"破戒"啊!)(台語)~
信不信!就真的有人會去做這麼無聊的事!

所以"皈依"重不重要?非常重要~皈依就是要你守住"心"!


因為戒律的用意就是約束,為什麼要約束?就是要約束你的"皈依",
其實皈依本身就具備"約束"、"遵守"之意,如果我們只說約束"心"、遵守"心",這樣子對很多人來說,實在太籠統了!實在沒有來辦法依循!
所以才會因人、因事、因物,制定出來不同的戒條,好讓皈依者來明確遵守!
如果當你真能完完全全約束"心"、遵守"心"、守住"心"時,即"皈依"心時,其實一切戒律你早就已經守了!對你而言,也沒有所謂的戒律不戒律了!


關於五戒的簡單解說,不知道對心存疑惑的未皈依者,是不是可以有所認知呢?

我們簡單的說,沒有皈依的人來說,就像是完全迷失了方向船隻,只會在茫茫苦海之中打轉,
套一句基督教的說法,你們就像是迷失的羔羊!

皈依絕對可以幫助你們!
皈依就是讓你不再迷失,指引你回家之路的燈塔,是你明確的方向、是你明確的目標!

現在,想像你就是那迷失的羔羊,(羔羊只是名稱,你還是人),迷失在一片漆黑的苦海森林之中,種種音聲動靜,讓你充滿了害怕恐懼,如果你能看見一絲火光,是不是就會讓你不再感到害怕、恐懼呢?是不是就可以幫助你明確方向呢?是不是就能知道該往哪裡去?是不是能對於生命又會再次燃起希望呢?

或許,你根本就不覺得你是在迷失之中,但是你有想像過迷失的狀況嗎?

如果真的,等到你迷失的時候,你還能有機會,再次看到那一絲的火光嗎?

請大家確實,切身處地得去想像這個問題?

也請不要惡搞,把哪一絲火光想成虎姑婆家,如果那一絲火光真的是虎姑婆家,當下你連想都不能想,因為那就是"苦海"!你現在~已經完全迷失了!


如果你說~你皈依了?

你真的已經皈依了嗎?你真懂,什麼是皈依了嗎?

皈依絕對不是口號,也不是短暫的形式或行為模式!

皈依是"實踐"、是"奉行"、是"住持"!

皈依是"尊敬"、是"順服"、是"跟隨"!

皈依是"學習"、是"責任"、是"負責"!

皈依是"傳承"、是"延續"、是"教導"!

皈依是"安止"、是"安定"、是"安住"!

皈依是"約束"、是"遵守"、是"守住"!

皈依是"願力"、是"心量"、是"心願"!

皈依是"承諾"、是"誓願"、是"堅持"!

皈依是"信心"、是"信力"、是"信服"、是"信任"、是"信念"!

皈依是時時刻刻的!一生一世的!學佛之事,沒有任何事、任何心念不是皈依!


皈依對於已皈依者即學佛者來說,皈依是一生一世實踐的行為與信念!

"皈依"是學佛者成佛唯一之法,"皈依"即是一切法,

"參"是法,皈依亦是"參"!"坐"是法,皈依亦是"坐"!

"行"是法,皈依亦是"行"!"修"是法,皈依亦是"修"!


"皈依"是心,心即"歸一"!


皈依即是修行,修行是皈依的延續~

皈依是修行根,無根修行如何結果~

只修行不皈依,根本不知所修為何~


下次我們再來談談~什麼"修行"吧!讓我們將"皈依",再延續到下一個境界!

燃古佛心燈,本來未曾熄滅!續法身慧命,太初即是現在!(上師雨露)
彌新歷古今,勒心回歸清淨!繼師如來心,功竟三會成就!


師父敲鐘!弟子夢醒!  
圓玄宗弟子 圓智 2010.11.05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章真言/皈依是什麼-圓玄宗弟子-圓智-撰寫-20101105/10150266403199642

arrow
arrow

    紫微學堂章真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